在画布的微观世界里自由驰骋,威廉·蒙克在沪呈现亚洲首场个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4-01-12 22:01

摘要: 他的创作没有使用书面或口头语言,却涵盖复杂的叙述。

2024年1月13日至3月24日,龙美术馆(西岸馆)阶梯展厅将呈现威廉·蒙克在亚洲的首场美术馆个展“引灵人”。该展览由他从2019年至2023年创作的19幅画作组成。这些画作既有自传性,亦有抽象性。


蒙克生于英国泰晤士河畔金斯顿,曾居于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和纽约等城市,他以描绘神秘超凡形态的画作而闻名,其半抽象绘画深受该媒介的悠久传统和历史的启发。此次展览的大部分作品皆为他在疫情隔离期间于伦敦的工作室及纽约布鲁克林的工作室创作完成。


蒙克仿佛是一位预言家,以画布作为传送门,进入另一个空间。也许只有他才知道那个空间是幻想还是现实。在题为“摆渡人”(创作于2019-2022年)的一组作品中,蒙克从仅由色块组成的风景中勾勒出一些类人的、具有雕塑性的无名形象。温暖的粉色、铁锈红色、土色和柔和的蓝色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状似山体的三角形。


作品《摆渡人》。龙美术馆供图


建筑般的人形位于画布中央,或坐或立于画布底边,构图似乎恰好裁剪到人形腰部的上方。通过如《引灵人(摆渡人)》和《摆渡人(愚人之船)》等作品标题,蒙克创造出一种模糊性或距离感,引起观者的惊奇与想象。的确,在蒙克的心目中, “摆渡人”是从对披头士乐队《黄色潜水艇》专辑封面艺术作品的解构中浮现出来的,是青春的象征符号。


作品《无处之子》。龙美术馆供图


与“摆渡人”系列同时展出的还有一系列圆形画作。这些作品的颜色徘徊于明艳的黄色、粉色和深紫色之间,乍一看仿佛巨大的瞳孔或太阳的球状扩张。每副画作的笔触都向内伸展,就像“摆渡人”作品中那些难以描述的形象一样,这些圆形画作似乎在体现或召唤一个遥远的星球。


它们依次悬挂于展厅中,好似漂浮在空中一般。这些圆形构成了经典透视的幻觉,画布逐渐缩小,创造出一个空间的穿越。蒙克通过幻觉般的镜头、遥远的记忆或反复出现的梦境,在画布上抒情地挥洒彩墨。


作品《烟圈山》。龙美术馆供图


本次展览“引灵人”的所有作品从概念上给一切阐释超越尘世和界限的存在创造了空间。蒙克在他的“烟圈山”系列中也展现了同样的热忱和痴迷。与每件作品柔和的色调和精细的选色相呼应,蒙克能够在画布上的微观世界里自由驰骋。除了标题本身的指向外,“烟圈山”系列中的世界没有任何直接的人物形态或叙事表现,完全依赖于观众与其所在的景观之间的关系。


蒙克于2005年荣获荷兰皇家绘画奖,并于 2009年荣获杰伍德当代画家奖。他的作品被海牙艺术博物馆、广东和美术馆、龙美术馆、南京四方美术馆、荷兰阿克苏诺贝尔艺术基金会、伦敦罗伯茨艺术学院、荷兰弗里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且被囊括在许多私人收藏之中。


头图为悬挂于大厅的作品《子与新星》。龙美术馆供图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沉浸感受“根茎”的无限可能!施拉...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