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能拍出好故事吗?00后领衔“迷你电影单元”勇敢探索,不因短小而放弃思考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4-06-21 20:16

摘要: 在有限的时长内进行创作,青年电影人能拍出怎样的作品?

在有限的时长内进行创作,青年电影人能拍出怎样的作品?正在举行的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迷你电影单元”给出答案。1300余部参赛作品,“00后”为主的青年创作者们从多角度切入,动画、剧情、纪录、实验,各种类型应有尽有;现实主义、科幻想象、自然保护、非遗传承,不足5分钟的时间里呈现的内容丰富而深刻,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短视频的价值,也探索着影视创作边界的更多可能。


00后领衔,最小参赛者13岁


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体板块之一,创设6年的“短视频单元”在今年正式更名为“迷你电影单元”,继续为青年影人铺设圆梦长片之路的第一级台阶。本届“迷你电影单元”共收到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余部海内外报名作品,呈现出更年轻、更多元、更具探索性的创作特点。


担任导师的英国纪录片导演罗飞告诉记者,这个单元要求参赛者以5分钟为影像长度创作作品,可谓螺蛳壳里做道场。“它的基本创作元素和长片相同,但篇幅又被极限压缩,5分钟内怎么拍出好故事?”


5位业内专家组成的导师团带着期待开始阅片,惊喜迎面而来。“今年的报名者以00后为主,最小的只有13岁,他们充满了表达的欲望,作品极具生命力,并且积极尝试和探索新技术,将AI等人工智能手段运用到作品的部分创制中,在叙事和类型上都有所突破。”


“迷你电影单元”颁奖现场。组委会供图


比如获评最佳制作作品的动画《龙门》,导演段雯锴就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性再现了明朝“夺门之变”的一段故事,水墨、武侠、科技,在短短三四分钟的视频里巧妙融合,让人耳目一新。


篇幅短小但不能放弃思考


导师团主席、曾在《英雄》《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钗》《归来》《悬崖之上》等张艺谋作品中担任摄影指导的赵小丁坦言,“迷你电影单元”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了探索电影边界的更多可能性。


同时他也在思考,碍于时长限制,短视频难以承担过于复杂的议题,加上创作门槛和制作成本较低,短视频拍摄看似变得更容易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作本身变得更简单了。


身为编剧的导师贾佳薇就有直观感受,“短故事比长故事更难写,有限的篇幅里如何取舍,进行准确表达,燃烧最热烈的一瞬间,一帧一秒都是考验。”此次摘得最佳剧情奖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这个不足5分钟的故事就是一个9人剧组打磨了近2个月的成果。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获得最佳剧情作品奖。组委会供图


赵小丁对这个作品印象深刻,在技术壁垒降低、创作唾手可得的时代,其实为创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短视频虽然时长有限,但它在叙事方式、节奏推进、美学呈现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要求。如果是不加思考的影像,只会造成更多图像的泛滥,而真正深刻的思考才能带来更精确的表达。”


没有不可以,只有不适合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今年“迷你电影单元”的参赛作品,不仅出现了AI角色等创新内容,在拍摄工具上也更加接地气,比如最终入围20部优秀作品之列的纪录短片《一切》就是用手机拍摄而成的。


在导师邬浪看来,这是非常好的尝试。这次入选的多部作品都将镜头对准了普通人,农民、留守老人或者一位普通的母亲,生活中少见的拍摄器材可能会让他们感到紧张,更日常的手机反而能够让拍摄对象放松,呈现更好的效果。


“一部作品其实就是导演对生活的素描。长片和短片没有必然的联系,重要的是创作者要为作品找到最佳的呈现方式,在有效的时间里做出精准的个人表达。” 没有不可以,只有不适合,邬浪在这些年轻影人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创作观。


他们呈现的内容有限,没有宏大的图景,但当1300个不同视角、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5分钟汇聚在一起,观众看到的或许就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世界。这正是“迷你电影单元”的美妙之处。


头图为上影节观众在拍摄“迷你电影单元”入围作品精彩片段。组委会供图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传递亚洲电影的未来之声!上影节“...

华语新风《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上...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角逐“金爵...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