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开罗的热风,今夏吹来了上海!上博古埃及文明大展开启13个月展期(多图)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4-07-17 23:16

摘要: 上博古埃及文明大展开启13个月展期

今夏,它们从星辉和沙粒中来,最小的仅1厘米,最高的达2.4米。这788件492组古埃及文物,经中国专家连续多日顶着埃及50余度的高温挑选、点交,终于踏上从开罗到上海的专门货运航线,跨越亚非大陆,行程8354公里,在一个月前安全抵达上海。


一个月后的今天,广受市民期待的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于人民广场馆迎来揭幕。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举办,中国国家文物局、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共同指导,将于7月19日向公众开放,展期近13个月。


开幕式现场。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氛围浓郁,法老雕像首次亮相馆外迎客


“为了这一天,我们等了68年。”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道。这是623名中方工作人员、235名埃方工作人员在共同过426天的努力后,用巨大心血换来的一天。


此刻,在人民广场馆南门广场正中,高达2.4米的美内普塔站像已矗立在巨型定制玻璃展柜中,作为古埃及第19王朝的第四任法老,也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第13个儿子。


位于上博南广场外的巨型法老雕像,高达2.4米。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法老的脸上一如既往带着神秘的微笑,仿佛也在静候他在上海的朋友们的到来。作为此次从埃及远道而来的石雕中最高的一件,这也是上博历史上首次将文物展品放在室外展出。


作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特展,3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位于改造后的一楼三个展厅内,通过展览叙事、文物陈列与数字技术,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精选自埃及国家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苏伊士博物馆等七家埃及重点博物馆和萨卡拉地区的最新考古发现,其中超过95%以上的文物为首次来到亚洲。


观众在欣赏图坦卡蒙雕像。 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图坦卡蒙雕像近景。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观众在拍摄大展上的埃及文物。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首席策展人颜海英告诉记者,展厅中有许多文物,是中国学者前往埃及的博物馆“翻箱倒柜”般找出来的,希望打破国内观众对于古埃及文物只有金面具、木乃伊的刻板印象。


展览通过“法老的国度”“萨卡拉的秘密”“图坦卡蒙的时代”三个版块展开独立叙事,回顾被大河滋养的悠长岁月,追寻神话与现实世界的交织经纬,洞察古埃及文明的整体面貌与历史细部,从不同角度解读古埃及文明的深邃内涵。


在“萨卡拉的秘密”展区,观众正在观赏与猫有关的文物。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展品——塞赫迈特女神坐像护身符。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猫木乃伊。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观中国打卡猫神庙雕像。 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彩绘人型棺。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观众穿过“图坦卡蒙时代”展区的长廊。 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价格亲民,近半数文创产品在50元以下


与此同时,在上海博物馆的文创商店也迎来全面焕新,近600款文创产品琳琅满目任人挑选。沙漠、岩石色彩,结合象形文字、线刻壁画等标志性元素的装饰,令人仿佛置身文明璀璨的古埃及。


“这次的文创也太好买了吧!”在早先开放的内测中,不少上海博物馆的员工和媒体记者都忍不住大买特买起来。


记者看到,店内除了冰箱贴、手机壳、毛绒挂件,还有可供现场定制的手链、项链,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上博还首次推出了深度手作体验系列活动,包括文物复原项链串珠体验、蓝莲花和纸莎草马赛克画拼贴画体验等,观众可制作专属自己的埃及文化纪念品。


配合大展,退出手工雕刻古埃及姓名牌服务。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现场,一位男性顾客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刚请店员帮忙制作的两条埃及风手链:“一条给老婆,一条给老妈,我把好看的珠子都挑进来了。”


不过这还不是全部。记者了解到,此次文创产品开发近千件设计,将围绕经典埃及文化元素分主题、季节、节庆等逐步推出,其规模创下历年之最。为了设计出更具有埃及特色的产品,上博文创的负责人还曾跟随考古团队一起前往埃及考察,最终才选择出近百件重点展品元素进行多重开发。


设计精美的文创产品。劳动报记者唐一泓 摄影


“我们要求开发团队去熟悉年轻人的喜好需求,同时要把价格打下来,亲民再亲民。”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峰说,“所以最终,200元以上的文创产品只有10%,47%的文创产品标价在50元以下,卡通、二次元等喜闻乐见的风格,都是我们的优选。”


冰箱贴文创产品。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玩法多样,从带猫看展到登船游览很“沉浸”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的三大展厅还进行了一系列数字化、沉浸式的创意创新、体验升级,以立体环幕、三维影像、互动体验等全新的数字创意和科技手段来“活化”文物,提升观展的层次感、丰富度,为观众打造世界级的沉浸观展体验。


上海博物馆为本次展览特别打造了“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场景”系列活动,包括每周六晚举办的博物馆奇“喵”夜、“消失的法老”沉浸式体验项目、“上博号”主题游轮“从尼罗河到黄浦江”将于7月20日正式起航。


往返于人民广场和上博东馆之间的双层巴士,“开往古埃及”2号线上博地铁专列,《埃及猫神庙》移动端小游戏,研学、讲解、教育服务,剧本游《萨卡拉的秘密——最后的猫神节》等。


此外,上博特有的舌尖文创午餐以及文化下午茶亦不会缺席,以阿拉伯饮食文化为主题,烩饭、皮塔饼、阿拉伯红茶、金字塔蛋糕等特色美食,更从视觉与味觉的角度再次丰富这场文明对话的“盛宴”。


观众正在拍摄放置于大厅的展品——辛努塞尔特一世雕像头部。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摄 影:颜筱依,唐一泓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让音乐深入城市毛细血管,推动多元...

上博古埃及展亮相在即,“法老的国...

上海市群艺馆切换“青少年模式”,...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