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查文浩执导的话剧《生之代价》将于8月31日至9月8日登陆茉莉花剧场,上话青年演员魏春光、麦朵将携手脱口秀演员张佳鑫、舞蹈艺术家刘岩,跨界演绎“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生之代价》改编自美国剧作家马蒂娜·马朱克创作的《Cost of Living》,后者首演于2016年威廉斯敦戏剧节,2017年登陆美国外百老汇,并一举拿下了普利策戏剧奖。2022年复排后,该剧还荣获“托尼奖”最佳戏剧奖提名。2023年,中国香港引进制作该剧并将其译名为《我们所不知道的生活成本》,一经上演便斩获了第32届香港舞台剧奖的多项大奖和提名。
此次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该剧中文版《生之代价》探讨了两对残疾人和健全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一位中年失业的货车司机艾迪和因事故瘫痪的前妻阿妮,一位患有小儿麻痹的年轻博士约翰和他的陪护者洁斯,四人的生活阴差阳错地交织在一起,并在各自不同的境遇下努力生活着。当直面身心限制、人际关系、阶级差异等真实困境时,每个人的生之代价是什么?
话剧《生之代价》排练剧照。上话供图
导演查文浩坦言,《生之代价》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不仅是一场关于身体残障的戏剧,更是一部探讨爱和生存性价比的作品。这个故事充满了多元的思想,关注着社会边缘群体的内心,“故事中的角色是平常人甚少关注的四个不同的边缘人,正常生活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如此艰难,但他们却努力寻找信任和理解,坦然地面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整部作品很细腻、很温柔,更重要的是不套路。” 在查文浩看来,剧作家用沉稳又不失幽默的笔调,真实再现了生活中一地鸡毛的狼狈,健全人与残疾人情绪和行为上的磨合。“全剧没有大起大落的跌宕起伏,也没有给观众明确答案,但每分每秒都像经历真实生活一样,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就像普利策奖评委会赞誉该剧的评语:真诚而新颖,既没有居高临下地施舍怜悯,也没有试图美化残障家庭的困境。
为了展现这份本真,剧组不仅选择了上话青年演员魏春光和麦朵出演艾迪和洁斯,还特别邀请了轮椅舞者刘岩和脱口秀演员张佳鑫跨界出演剧中的两位残障人士阿妮和约翰。查文浩透露,“由于疾病他说话比较慢,也很难快走,头部和手有时会不受控地抖动,身体状况与随之而来的生命经历,让张佳鑫成为了《生之代价》中文版约翰的不二人选。”
脱口秀演员张佳鑫在话剧《生之代价》排练现场。上话供图
这对张佳鑫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舞台体验,“第一次出演话剧,而且是坐在轮椅上表演,没有太多肢体动作,大量的情感宣泄要靠台词来呈现,这对我来说难上加难。”原来,因为身体原因,小佳平时讲话就有些口齿不清,“在脱口秀舞台,这或许是我的一个特色。但在剧场里,必须让观众听清每一句台词。”于是,对其他演员来说最基本的功课,张佳鑫经历了千百遍重复,一句句练习咬字发音,同时还要熟悉轮椅操作。背后的不易,剧组同伴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但张佳鑫却十分坦然,“这次未知的话剧体验对我来说就像一盘苦瓜炒蛋,品味过苦涩后,也能尝到回甘。”
据悉,《生之代价》将于8月31日至9月8日登陆茉莉花剧场,为了惠及更多观众,所有演出场次均设有限量轮椅座位,9月2日还将推出手语场演出。
头图为话剧《生之代价》海报。上话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