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打造了一场“戏韵流芳薪火燃”国庆演出季。自10月1日起,为期7天的国庆长假期间,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等六家戏曲院团将联袂推出40余台演出,在宛平剧院、天蟾逸夫舞台等地为申城戏迷们呈现一场戏曲盛宴。
京昆作为领衔戏曲的两大全国剧种,在传承方面不遗余力。自2021年起,上海京剧院与上海昆剧团就共同推出了“京昆群英会”驻场演出,在节假日以多样化的演出形式为观众带来连台好戏。
今年的“京昆群英会”同样亮点多多,比如10月1日的京剧演唱会群星荟萃,上海京剧院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将带来近30年原创剧目中的经典唱段,展示上海京剧院的创作成果;10月4日,有京剧界“帕瓦罗蒂”之称的孟广禄担纲主演《普天乐》,尽显裘派花脸韵味;10月6日的《牡丹亭》将细腻再现绮丽一梦等等。
七场“京昆群英会”呈现经典剧目。主办方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连续七场京昆群英会,虽然每台节目内容不同,但毫无例外都是经过代代传承的老戏。比如10月2日的《红鬃烈马》,《武家坡》这一折生旦对刚,《大登殿》这一折行当齐全,王珮瑜一头一尾两折重场,颇富看点。10月3日京津沪三地艺术家将共同演绎的《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须生、大净、正旦三星齐聚,将上演京剧史上的朝堂“三重奏”。这些传统戏不仅尽显京昆艺术之传统精华,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上海戏曲长年累月抓传承所打下的厚实基础。
为了烘托国庆75周年的节日氛围,这次演出季还精心推出了两台大型原创红色戏曲剧目。上海淮剧团《火种》和上海沪剧院《陈毅在上海》将以革命和建设两个不同视角,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
淮剧《火种》剧照。主办方供图
其中,淮剧《火种》以1926—1927年发生在上海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为背景,描写了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奋勇抗争,从此播洒下革命火种燎原万里,掀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篇章的故事。《陈毅在上海》在保留沪剧经典唱腔和表演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化的交响乐、舞蹈、多媒体以及电影等多种艺术手法,使舞台呈现突破传统,将为观众呈现了一台恢弘缤纷、情韵动人的戏曲艺术盛宴。
除了这九部大戏,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六家院团还将深入浦东、松江、青浦、奉贤等郊区,把国庆佳节的精神食粮送到市民身边。此外,上海评弹团将在长江剧场和乡音书苑以及全市多家书场,以《璀璨风华国庆专场》和传统长篇《啼笑因缘》等书目恭候八方听客。上海越剧院则将兵分三路,远赴北京、江苏、浙江等外省市献演该团代表作《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这些演出四处开花,将为七天国庆长假增添更加丰富的节庆色彩。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张洁表示,策划推出“戏韵流芳薪火燃”国庆演出季,旨在进一步整合院团、剧场资源,以充分激发市场效应,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天蟾逸夫舞台七天七场大戏,不仅沿袭了“京昆不分家”的优良传统,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宛平剧院充分发挥硬件领先优势,配合新制作大戏的技术要求,一流硬件呈现一流节目以飨观众,进一步擦亮了上海是戏曲重镇的金字招牌。
头图为昆曲《牡丹亭》剧照。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