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原创话剧《心暖万家》在沪首演,穿越时空讲述宝兴居委75年的风雨兼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4-09-15 10:48

摘要: 如何在一台话剧的有限时间里讲述宝兴居委成立75年来的故事,是创作初期摆在主创团队面前最大的难题。

9月13日至14日,由黄浦区文化馆与上艺戏剧社共同打造的红色主题原创话剧《心暖万家》在白玉兰剧场连演两场,将“申城第一居委”宝兴居委的故事搬上了舞台。


宝兴里,建于1916-1944年间,是位于宁海东路和金陵东路之间的一片老石库门里弄。新中国成立初期,宝兴里居民在党的引领下,通过一批积极分子把居民群众组织起来,建立了上海首个居民自治组织——宝兴里居民福利委员会。大家满怀热情、艰苦奋斗,让曾经鱼龙混杂、藏污纳垢的宝兴里换了新面貌。宝兴里的第一代居委会工作人员,也创造了“申城第一居委”这段被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黄浦区文化馆将创作视野对准了同样成立于1949年、至今已75岁的外滩街道宝兴居民委员会,以话剧方式将发生在黄浦区这片红色沃土上的温暖故事搬上了舞台。


红色原创话剧《心暖万家》海报。受访者供图


《心暖万家》通过生动鲜活的人物群像和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全方位展现了一代代宝兴里人如何以实际行动将“申城第一居委”的初心与使命代代相传。这也是黄浦区文化馆“一支部一品牌”项目建设开展以来,继《追寻》《丹心绣》《佚失的档案》后推出的第四部原创作品。


如何在一台话剧的有限时间里讲述宝兴居委成立75年来的故事,是创作初期摆在主创团队面前最大的难题。在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实地走访宝兴居委、采访了众多相关人员后,主创们理出了一条清晰的线索,详略得当地讲述跨越75年间的故事,这也是本剧的一大亮点:让主角江涞不断地在不同年代的宝兴居委之间“穿越”,参与到当时极具代表性的故事之中,通过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回溯宝兴居委75年的风雨兼程。


观看完演出后,宝兴居委书记徐丽华感叹,“这部话剧不仅让外界看到了宝兴居委的真实面貌,感受到了那份深深扎根于社区的温暖力量,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位社区工作者继续用心服务,让‘心暖万家’的精神在宝兴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温暖更多人的心房。”


头图为红色原创话剧《心暖万家》剧照。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服装色调里藏着人物命运起落,话剧...

世茂广场“星空间”大幕再启,悬疑...

台前幕后|轮椅上演绎“生命不能承...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