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迈入新的十年,将推动更多原创力量登上国际舞台。本届“扶青计划”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征集作品,经多轮专家评审,从逾293份报名材料中,遴选出9部舞台艺术委约作品、2个视觉艺术项目,并特设“一带一路”专题推介项目,展现多元文化风貌,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培养、扶持艺术新生力量的专业板块,“扶青计划”已历经十年发展,今年邀请叶小纲、田沁鑫、杨丽萍、黄豆豆、廖昌永、谭盾、濮存昕等12位音乐、舞蹈、戏剧戏曲、视觉艺术领域的大咖担任新一届“扶青”艺术委员会成员。
本届“扶青计划”委约作品以“新”为核心,展现青年艺术家的独特思考与时代精神。
舞台艺术方面,7位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共同创作电子音乐会《听觉唤醒》,利用AI技术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寻找声音的锚点;郑小凡·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的《人格画廊PERSONALLERY3.0》借助类SORA文生视频技术打造亦真亦幻的沉浸式体验。
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尽显创新活力。宋扬与法国斯特拉斯堡打击乐团联袂创作《雨果与东方精灵的音乐之旅》,诗歌与音乐交互呈现东西方审美之异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FDC《借东风》以街舞讲中国意象与哲学;来自草原的苏都尔与呼德勒以《最后一杆猎枪》讲述蒙古族故事。
此外,金世佳带领尤古力剧团打磨《尝试集》(2.0),致敬文学经典,寻求当代思想出路;敖定雯融昆曲的婉转与芭蕾的轻盈,以《玉簪记》让中国故事焕发新生机;钱敏、吕敬秋《在时间的岛屿上》从个人生命体验出发,描绘乡愁寻求过往的意义;《声闻于天》剧组穿越百年时光,对话时代先锋。
视觉艺术方面,吕东昆、陈伶俐首次联合策展的群展项目《虚构的贸易:拒绝以物换物的故事复写》,以白莉鸿、程新皓等6位艺术家的创作为质料,聚焦于如何在当代重新讲述丝绸之路的文化故事;个展项目《肤趣无界》是青年艺术家张超然的首次个展。
“一带一路”专题推介项目则将推出6台9场演出和1个展览,由来自中国、法国、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俄罗斯、亚美尼亚的青年艺术家参与创作及呈现。
头图为今年“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海报。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