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9日至22日,改编自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同名童话的戏剧《石榴之家》登台YOUNG剧场首演。导演兼编剧佟焮雨对书中多篇故事进行重构,通过对一系列奇幻和悲剧情节的组织,将渔夫与人鱼的爱情、夜莺对学生的自我牺牲、小矮人与公主的悲剧等多条故事线交织在一起,带领观众窥探到了一个充满幻想的成人童话世界。
《石榴之家》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集,作品包括四篇童话《少年国王》《西班牙公主的生日》《渔夫和他的灵魂》和《星孩》。王尔德借助童话的外壳将人性的复杂隐喻其中,对现实社会的丑恶与冷酷进行了揭露和抨击。
蛀牙戏剧工作室将其搬上舞台。为了串联起几个不同背景下的童话,改编后的《石榴之家》采用了戏中戏的创作手法,将故事置于皮耶罗剧团的空间之下,合理化故事发生前提的同时,也为戏剧本身叠加了一层解读空间。
《石榴之家》剧照。演出方供图
“皮耶罗在剧中扮演着导演或指挥者的角色,控制着剧情的发展。黑衣人作为皮耶罗手下的提线木偶,在本剧叙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戏剧动力,他们在自我物化之后,如同古希腊戏剧中歌队般存在,悄然穿梭于剧情的缝隙之间,夸张的肢体语言强调着重要的戏剧道具和戏剧动作,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情感, 巧妙地为观众提供解读故事的线索。”导演佟焮雨希望通过剧场特有的表现手法,为王尔德百年前的这部作品赋予新生命。
“我们希望把换景、撤景,甚至是更换戏服的一面,明明白白展现给观众。我们是明确在表演一个戏里面的戏目,观众能看到演员是如何更换衣服、切换自己的情绪的。”佟焮雨透露,剧中角色们身上的服装也不单是装饰,更是叙事的一部分。还有音乐盒的声音、迪斯科球的光效、镜子所围成的牢笼、黑衣人的舞蹈,一系列设置既贴合童话里的色彩,也暗喻出台词之下的象征含义。“希望《石榴之家》推开戏剧的第四堵墙,让观众不仅仅是‘看’舞台,而是‘感受’整个作品背后的情感。”佟焮雨说。
头图为戏剧《石榴之家》剧照。演出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