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2月23日凌晨,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各大奖项揭晓,中国导演霍猛凭借《生息之地》摘获最佳导演银熊奖。这也是时隔六年华语电影在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再次斩获奖项,上海出品闪耀国际舞台。
《生息之地》由上影集团、坏兔子(上海)影业有限公司出品,霍猛编剧、执导,是其继《过昭关》后寄托乡土情怀的又一力作。电影聚焦少年成长和乡村变迁,以1991年的中国北方乡村“霸王台村”为背景,通过一名少年的视角,细腻描绘了乡村一年四季看似平静的日常生活以及背后悄然发生的社会变迁。影片融合了社会观察与人文关怀,隐忍又浓烈的情感撼动人心,既有对传统农耕文明的致敬,也包含了对现代化进程中人性坚守的思考。
导演霍猛在获奖感言中表示:“电影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创作,感谢台前幕后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也感谢演员们演绎了一群勤劳、善良、温暖、坚韧的普通人。能把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是电影最有魅力的地方。”
霍猛导演作品《生息之地》海报。片方供图
华语电影时隔六年再次闪耀国际舞台,背后亦是上海电影的荣光。据悉,《生息之地》是从2022年的金鸡奖电影创投大会上与上影结缘,随后导演霍猛又作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教师在2024年入选了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 YOUNG x 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
可以说,从发掘剧本、拍摄剪辑到后期制作,上海一直以开放的姿态为青年导演提供创作空间和资源保障,助力打造精品之作。恰如霍猛在去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所说,入选“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就像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意味着我要继续拍出好的作品,完成学业,才能拿到毕业证。”如今《生息之地》闪耀柏林,霍猛成功摘得最佳导演银熊奖,这份漂亮的成绩单也成为了上海电影扶持青年导演的又一硕果。
头图为华语电影《生息之地》剧组亮相柏林电影节。片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