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也是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第43年。上海市总工会与上海图书馆日前联合发布第二十七届上海读书节和第七届上海图书馆阅读季(2025-2026)项目,本届阅读季主题为“弦歌不辍,书声致远”,将以约60项重点项目为核心,开展约1500场阅读推广活动,分为江山红遍、传薪继火、朝花夕拾、美美与共、智创未来、大城小书等六大板块。
紧扣热点,实现图书资源交融共享
1982年,上海市总工会、团市委、解放日报社、市出版局联合发起“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在上海市委的高度重视下,1984年3月17日,中共上海市委批准成立“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历届读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都由上海市委副书记兼任。1995年,首届上海读书节创立,迄今已举办26届。
每年,上海市总工会都紧扣重要时间节点、大事要事,持续深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品牌,强化创新意识和破圈能力,去年还实现了“两个首次”,即首次进驻上海书展,举办“讲书人大赛”,吸引现场数万市民、线上百万关注,以及首次联合行业协会,开展“最美阅读空间”征集选树活动,在一线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聚集的企业、园区和楼宇开设职工书屋,在全市共建立职工书屋示范点和自建点3650家,让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和职工书屋实现互助交融、资源共享。
今年,上海市总工会与上海图书馆联合发布第二十七届上海读书节和第七届上海图书馆阅读季项目,将推出振兴中华读书活动阅读书单(100册),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和“敦煌女儿”樊锦诗送上读书寄语,开展“书香为伴 阅享美好”主题访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赏析(宋词、古琴)、《千年之约·梦华游》沉浸式参观等活动。
此外,还将联合24家副主任委员单位、各区(局)产业工会及文化机构等,推出第二十七届上海读书节185个重点项目,广泛宣传全民阅读。年底,会同第三届上海职工文化季,举行第27届上海读书节闭幕式,总结读书活动,展示读书成果。
《梦华录》归来,重构宋韵四雅文化梦境
作为首发活动,“千年之约・梦华游”主题沉浸展将于4月23日晚在上图东馆七楼揭幕。展览依托《东京梦华录》蓝本,以苏轼、 李清照、黄庭坚、王希孟的诗词画境为场景构建意象,融合诗词、书画、插花、茶饮、香道等元素,结合AI技术、光影交互、场景复原和文物再造,打造沉浸式中华文化传承场域,重构虚实交织的“宋韵四雅”文化梦境。
阅读季期间,各类展览活动紧锣密鼓地登场:“奇兽传说——跃然纸上的动物”主题展围绕“奇兽”主题,深度挖掘上图馆藏典籍背后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让记载于文献中的动物跃然纸上,使深藏于书阁的典籍重焕生机;
“神话里的中国梦”系列活动围绕古老神话中蕴藏着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文化密码,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解锁神话背后中国人勇于追梦、执着圆梦的精神内涵;
“大家讲典籍”系列讲座以历史时代里的中国古典名著为基本线索,为每一部中国名著配讲一部主题、性质或撰著方式相似或相对的外国名著,以期让听众在人类文明的视野下理解中国古典名著的多面样态和无穷意蕴。
探索AI助力,推广阅读交互新模式
本届阅读季,还将积极探索AI等新兴技术在阅读场景中的落地应用,依靠技术赋能,创造新的阅读交互维度和交互样态。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上海图书馆将推出运用VR技术的“遇见东坡”沉浸式体验展。以苏轼个人生涯为主线,让读者可以走进真实的苏轼世界,见证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在此诞生的传世名篇。
“智会梦华”宋代文化AI创意大赛也将同期举办,鼓励青年用新技术加入传统文化传承行列。分为词牌古曲AI复原、宋韵文化场景AI设计、历史小说AI创作和宋韵游戏AI设计四大赛道,鼓励参赛者充分应用AI技术设计不限形式的创意作品。
此外,市教委文教融合项目“读创AI客”经典阅读活动项目,将激发青少年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兴趣,发展人工智能与传统文本结合的AI创造力。面向初中学段推出“沉浸式经典阅读”课程包,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创造能力。
头图为上海图书馆东馆内景。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