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首次绽放上海!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在沪揭晓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5-05-21 21:00

摘要: 我国戏剧表演领域最高奖。

5月21日晚,第十届中国戏剧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晚会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15名获奖演员与5部获奖剧作正式揭晓。


本届梅花奖终评活动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于2025年5月8日至22日联合主办,此次终评是梅花奖创立42年来首次落地上海。终评以剧目现场展演的形式进行,经评委现场观摩后,差额评出15名获奖演员,结果于5月21日晚与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的5部获奖剧作共同揭晓。


其中,获得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15名获奖演员分别是:上海京剧院蓝天、上海歌舞团朱洁静、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孙娜、浙江台州乱弹剧团鲍陈热、北方昆曲剧院袁国良、福建京剧院李哲、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李晶花、国家京剧院王越、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尹春媛、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梁静、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有限公司黄瑞妮、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陈丽俐、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李敏、国家话剧院秦海璐、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周帆。


获得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的5部获奖作品分别是:闽剧《画网巾先生》(编剧:戴先良)、越剧《钱塘里》(编剧:谢丽泓)、话剧《屈原》(编剧:黄维若)、京剧《张謇》(编剧:龚孝雄)、话剧《捉迷藏》(编剧:李宇樑)。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由中宣部批准,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共同主办的全国性戏剧表演类专业奖项,评奖周期为两年一届,被誉为我国戏剧表演领域的最高奖,获奖者均为各剧种的代表人物和骨干力量。梅花奖创办于1983年,取“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寓意,是中国第一个以表彰和奖励优秀中青年戏剧表演人才、繁荣发展戏剧事业为宗旨的艺术大奖。


本届梅花奖初评经全国院团上报、各省市剧协推荐,共有62名优秀戏剧演员进入初评,包括戏曲51人、话剧4人、歌剧2人、舞剧4人、儿童剧1人。经过严格筛选,17名演员脱颖而出进入终评,他们来自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京剧、昆剧、河北梆子、秦腔、蒲剧、曲剧、婺剧、锡剧、湘剧、柳子戏、台州乱弹11个戏曲剧种及话剧、舞剧等艺术门类,充分展现了剧种多样化、地域分布广的特点,年龄最小的仅31岁,为戏剧舞台注入新鲜活力。


在剧目方面,本届评选深入贯彻改革精神,坚守戏剧本质与中华美学精神,实施“三并举”方针,不仅包括对传统戏剧的整理与改编,也涵盖了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梅花奖展现了诸多创新举措:首次开辟民营剧团的申报通道,为“两新”文艺工作者开辟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其中一家民营剧团成功入围终评。此外,之前未曾获得过梅花奖的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剧种——台州乱弹的演员,也首次跻身于终评名单并获奖。


本届梅花奖落地上海,以“梅花竞放 戏聚东方”为主题,还开展了包括快闪预热、导赏互动、主题研讨等系列配套活动,力求让戏剧艺术融入大众生活,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5月22日,组委会还将举办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座谈会和下基层慰问演出等活动。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屋顶变舞台,百年弄堂化身爱乐之城...

国际名团汇聚,开辟第二现场,首次...

国话精品、浙里好戏纷纷来沪,各地...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