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百年洋房大门,三大非遗“活”起来,环境式沪剧《日出》开启二轮驻演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5-07-13 11:41

摘要: 环境式沪剧《日出》以上海声音为载体让三大非遗“活”了起来。

今年恰逢戏剧大师曹禺诞辰115周年,由上海沪剧院制作出品、一台好戏联合运营的环境式沪剧《日出》,日前在上海沪剧院尚沪·演艺新空间开启第二轮驻场演出,观众再度走进汾阳路百年洋房,近距离感受这场世纪经典与沪剧文化交相辉映的视听盛宴。


1982年,上海沪剧院首次将曹禺经典作品《日出》搬上沪剧舞台,后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演绎,成为沪剧经典作品之一。去年年末,上海沪剧院再次进行突破性尝试,以同名舞台版为蓝本,同时与当下流行的小剧场戏剧相结合的环境式沪剧《日出》登场亮相,让法式老洋房变身舞台,观众与演员触手可及。


环境式沪剧《日出》海报。演出方供图


该剧在保留经典唱段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合传统戏曲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不仅降低了观剧门槛,突破传统戏曲观演习惯的新模式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观众走进其中。据了解,去年首轮演出场均上座率达到95%,大麦评分9.7分,猫眼评分9.9分,观众年龄横跨10-80岁。


为了带给大家更优质的体验,此次二轮演出进行全方位升级,不仅加入了小提琴、长笛、萨克斯等乐器现场演奏,让婉转悠扬的吴侬软语与西洋乐器巧妙融合;老洋房里还增设了全场字幕,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都能突破语言壁垒欣赏这部海派经典之作;新演员的加盟则让沪剧名家与青年人才跨代同台,无形中为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输送了更多有生力量。


环境式沪剧《日出》剧照。演出方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上海唯一的地方戏剧种,沪剧于2006年便被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中女主角陈白露身着的旗袍融合了长三角国家级非遗瑰宝“苏绣”,并由“苏绣皇后”姚建萍亲自设计制作。而剧中的精美家具则出自“木雕泰斗”陆光正之手,“东阳木雕”的传统技法为演出再添古朴典雅的艺术气息。可以说,环境式沪剧《日出》以上海声音为载体让三大非遗“活”了起来。


此外,环境式沪剧《日出》本轮演出恰逢暑期,上海沪剧院携手一台好戏,与徐汇区周边十余家餐饮、咖啡、酒店等共同发起剧目联动专属优惠,以“票根经济”模式为纽带,开启一场文旅商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为观众打造一站式文化休闲体验,让艺术欣赏与城市生活无缝衔接。


头图为环境式沪剧《日出》剧照。演出方供图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沪剧电影《敦煌女儿》西班牙首映,...

《大雷雨》唱响外高桥,沪剧戏迷找...

沪语讲述“现代上海史诗”!舞台剧...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