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魔术人才培养计划在沪开班!记者专访刘谦:门槛虽低做好很难,全能才有未来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5-08-20 20:39

摘要: 至于下一个刘谦在哪里?刘谦相信,随着一场场培养计划落地,中国魔术不仅后继有人,还将人才辈出。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央视春晚上,魔术师刘谦连同他的这句经典台词,曾在全国刮起一阵“魔术热”。然而,近年来,这门古老又神秘的艺术似乎不复当年红火。下一个刘谦在哪里?中国魔术是否后继无人?


8月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25年“全国魔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在上海正式开班,20位来自一线的青年魔术师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开启集中深造。刘谦以导师身份亮相并接受劳动报记者专访,希望在自己梦想起航的地方,助力更多“奇迹”诞生!


门槛虽低做好很难


上海历来是“魔术重镇”,以“海派魔术”闻名海内外,即将在金秋开幕的上海国际魔术周堪称一年一度亚太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魔坛盛宴。历经30余载的上海国际魔术节,更是见证并推动了不少魔术名家从申城出发登上世界舞台,刘谦也是其中之一。24年前,他就是在这里荣获了新人赛银奖,从此崭露头角、梦想腾飞。


“每每回到上海都很亲切,但是这次的责任尤其重。”走进培训班的第一天,刘谦如是感慨。如何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帮助大家迅速成长,这位闻名遐迩的魔术师反复斟酌了许久。


刘谦作为导师亮相培训班,助力更多年轻魔术师成长。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其实进入魔术的门槛非常低,甚至可以说没有门槛,上到耄耋老人,下至学龄儿童,任何人都能参与,可是想要做好又极其困难。”刘谦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不是拥有一架钢琴就成为了音乐家,会玩一两件魔术道具也不能称其为魔术师。”就像此次参与培训的入选学员,他们已经拥有了五年以上的专业演出经历,是全国各大杂技院团的中坚力量,但要成为国际一流“大魔术师”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拼技艺、会编剧、懂表演


随着时代发展,市场和观众对魔术师的要求也发生着新的变化。“比如网络上大量的解密视频,让观众发现了更多魔术‘内幕’,大众对新鲜内容的需求会愈加旺盛,对‘神奇’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刘谦坦言,如今的魔术行当早已不是单纯的技艺比拼,还要会讲故事、懂表演、深谙舞台调度等等。


因此,新时代的魔术师在不断升级手上技术的同时,还要武装头脑,了解写作技巧,知道如何编剧,提升审美品味,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全能型人才。“唯有掌握多种技能,才能让魔力在不经意间绽放,带给观众神奇的观赏体验。”


多领域专家受邀担任培训班导师,打造魔术全能人才。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于是,此次培训班的导师阵容里不仅有刘谦这样的魔术表演名家,还包括边发吉、俞亦纲、李春燕、王鹏鹏等来自杂技创作、戏剧导演、节目制作、艺术教育等多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将围绕“魔术的艺术化呈现与创新能力培养”这一核心主题,通过课堂教学、互动研讨、表演实训等形式,全面提升学员的综合艺术素养与实践能力。


沉浸式小剧场是片沃土


所谓“领军人才”,意味着这些学员将引领中国魔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的创作理念、表演能力和作品风格都将影响未来中国魔术的整体风貌。年轻、有想法是他们的优势,但缺乏演出经验也是所有魔术师面临的共同问题。“魔术只有见观众才能发现不足之处,将节目越修越精。”


然而,在文化演出市场如此火热的当下,音乐、舞蹈、戏曲、话剧等多元艺术形式让大众有了更多选择,独属于魔术的一方天地似乎越来越小。魔术师们纷纷开始在餐厅、酒吧演出,在刘谦看来,这也是好事,“最接地气的环境可以更直观看到观众的反应,对年轻演员来说是打磨节目、自我成长最快的方式。”


刘谦在进行魔术表演。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不少小剧场在上海“崛起”,近距离、沉浸式的观演模式深受年轻人喜爱,也打开了刘谦的思路,“魔术师应该紧跟这个风潮,把更多节目带到观众身边,甚至可以创作专属于小剧场的沉浸式魔术秀,让更多人见证奇迹时刻!”这是一片沃土,也是希望。


至于下一个刘谦在哪里?刘谦相信,随着一场场培养计划落地,中国魔术不仅后继有人,还将人才辈出。


头图为2025年“全国魔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在上海正式开班。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阅文集团​“大神”作家读者见面会...

破纪录!文创销售首过千万,图书销...

高温体验|把节奏交给小狗!走进训...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