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云冈石窟“空降”上海,邀你开启沉浸式跨时空对话,还能现场体验北魏妆造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5-09-27 20:50

摘要: 这是云冈石窟艺术首次以大规模、高精度复原及数字化形式集中在沪呈现。

《云海相望——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即将于10月10日通过户外+室内双展区联动的创新模式亮相上海趣看美术馆及今潮8弄。这是云冈石窟艺术首次以大规模、高精度复原及数字化形式集中在沪呈现,汇聚了云冈文物、3D复原石窟、当代艺术作品近百件。还有VR交互体验以及原创数字艺术作品30分钟,借助激光造影、当代艺术创作等多元媒介,将完整呈现云冈石窟文物自开凿、保护至当代活化的全历程。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北魏时期开凿的大型石窟群,距今已有1500年之久。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此次特展通过“户外+室内”双展区联动的创新模式,将云冈石窟文化遗产与数字科技、当代艺术结合,为上海文博市场注入新活力。


展览创新采用“双子星”布展模式,构建兼具学术性与体验感的观展路径:户外展区以云冈第十二窟“音乐窟”为核心,为观众打造视觉、听觉、触觉交织的沉浸式场景;室内“趣看美术馆”展区则层层递进,经由“化相”单元感受造像美学的具象化,在“传摹”单元见证匠人技艺的代代延续,于“光息”单元体验光影间的艺术生命,最终抵达“神往”单元开启古今文明对话。


《云海相望——云冈石窟艺术特展》现场表演。主办方供图


最大看点莫过于完整落位于虹口区今潮8弄的云冈第12窟“音乐窟”的1:1复原窟。记者了解到,云冈石窟第12窟内壁上雕刻着手持琵琶,筚篥,古琴等中西式乐器的伎乐天人,加上千姿百态、随着音乐起舞的飞天,组成了“中国最早的宫廷交响乐团”。


为了精准还原这一艺术瑰宝,云冈研究院技术团队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建立毫米级精度三维模型,复刻洞窟岩石肌理与造像细节。本次展览还特别注重声觉维度的复刻,让观众步入其中,不仅能近距离观看石窟的细节,还能聆听来自云冈石窟的声音。


展览还将呈现“文物背后科技力量”的重磅产品,即云冈研究院最新修复成果——云冈西立佛复原像,此项展品也是首次在上海公开展出。根据1992年发掘出土的众多佛像石块,云冈研究院借助三维扫描、数据计算等现代数字技术,再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对西立佛做出了虚拟修复和缩小比例的3D打印形象。


9月26日至10月9日期间,观众可购买限量秒杀票、早鸟票与儿童票。主办方供图


走进趣看美术馆主展区的沉浸式多媒体光影厅,观众还能开启一场时空之旅。主办方介绍,这片展厅的内容创意取自云冈石窟中的传统乐器、经典纹样与传承故事。观众可以在此“穿越”回北魏时期,通过激光雕刻技术亲历千年石窟的开凿场景,也可以于佛窟深处仰望精妙造像的变化流转,还能体会学者与艺术家们对文化遗产的持续守护与再创,如同观赏一幅流动的云冈艺术长卷。展览还为国潮爱好者特别增设了北魏妆造体验环节,游客可购买“妆造”票,享受现场提供的定制妆造服务,以更具代入感的视角感受千年文明。


主办方希望,《云海相望——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可以接棒此前引爆文旅市场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与《何以敦煌艺术大展》,通过前沿科技将崖壁间的千年艺术转化为可观看、可感知、可移动、可传承的体验,以更沉浸、更创新的姿态,积极探索文物展示利用新路径。这也是上海持续推进“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之都”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公众提供了感受中华石窟艺术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


头图为《云海相望——云冈石窟艺术特展》现场。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衔尾蛇之歌:中西女性视角下的艺...

中华艺术宫年度大展“上海现代”亮...

龙美浦东馆推出新展“橙黄橘绿时”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