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宝山区“一居一村”城乡艺术社区建设计划迎来新进展——“农家乐:菜园美术馆开馆展”与“艺术菜园:叶之林美术馆开馆展”在顾村镇沈杨村901欢乐农场同步开幕。
此次“一居一村”计划正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的政策背景下展开的具体实践。“一居一村”计划以艺术为纽带,将宝山大场镇保利叶之林居民区与顾村镇沈杨村联合起来,构建起居委会、村委会与宝山社区美术馆三位一体、环环相扣的城乡艺术治理新格局。
展览现场。主办方图
作为落实文化强国战略与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一居一村”项目通过艺术赋能和文化共建,将城市与乡村两个空间有机联结,使艺术真正融入日常生活、融入社区肌理。它以社区美术馆为纽带,以社区为单元,让艺术下沉、文化上行,构建起城乡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此前,自2024年8月起,“一居一村”计划先后在沈杨村901欢乐农场举办“野趣生活”“艺术菜园”等系列菜园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了富有活力的艺术社群和跨社区合作机制,为本次居民区的叶之林美术馆和沈杨村的菜园美术馆“双馆齐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家美术馆开在菜园里。主办方图
“农家乐:菜园美术馆开馆展”位于沈杨村901欢乐农场,展出艺术家于翔、周莉、欧阳婧依的作品。于翔的纸质雕塑《农家乐》以白鹭、鹅为原型,将自然形象重构为轻盈的视觉语言;欧阳婧依的平板绘画《八蔬菜图》以数字媒介呈现八种农作物的生动形态;周莉的《大自然植物保护图谱》则结合生态研究与艺术表达,构建出一部“社区植物手册”。三位艺术家的创作从在地环境出发,呼应“艺术回归土地”的核心理念。
“艺术菜园:叶之林美术馆开馆展”则以“生活即艺术,社区即展场”为核心理念,展出了保利叶之林居民前往菜园美术馆参与活动的影像记录,以及居民在菜园中亲手耕种、采摘蔬菜的生动场景。展览不仅呈现了“艺术乡建”从艺术家主导向居民共建转化的新阶段,也真实反映了上海城乡艺术社区共建的实践路径,展示了“一居一村”计划如何在城市社区找到突破口,并逐步延伸、深化至周边乡村的进程。
展览开幕现场还推出了植物丝巾染制工作坊。主办方图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艺术家周莉在菜园美术馆外墙完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墙绘——《彩马图》,它以平涂明亮的色彩奔腾,呼应艺术菜园边上的马术场所。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青年教师赵蕾带来了“植染秋华:植物丝巾染制工作坊”。居民们在艺术家的指导下,使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丝巾染制,通过捆扎、浸染等工艺将秋日感悟定格于柔美的丝巾之上。手作体验更能让人感受到自然与艺术的交融,也让日常生活因艺术而更加温润多彩。
活动由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与宝山区妇女联合会共同主办,宝山区文化馆、宝山社区美术馆、上海宝山艺术社区妇女联合会承办,社区枢纽站策划,并获得顾村镇沈杨村村委会和大场镇保利叶之林居委会的支持,是宝山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下沉、联结城乡艺术资源的重要实践。
头图为艺术展品与窗外的菜园相映成趣。主办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