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柔美的音乐声缓缓落下,洁白的百合花铺满整个舞台,雷鸣般的掌声在观众席间爆发。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 10月23日至25日,上海芭蕾舞团携原创新作《百合花》亮相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以三日花期续写芳华,也让申城观众在海派芭蕾的细腻演绎中见证了经典文学在新时代重放光彩。
七十多年前,在苏中战役的硝烟中,一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女战士到前沿包扎所后,向新婚不久的新媳妇借被子。这位腼腆的通讯员面对新媳妇时,像个孩子般手足无措、不敢上前,却在战斗中为保护担架队,挺身而出扑向敌人的手榴弹壮烈牺牲。这个被作家茹志鹃定格在文字里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年代闪耀的人性光辉与青春信仰。
原创芭蕾舞剧《百合花》演出剧照。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2022年,上海芭蕾舞团决定将其搬上舞台,由茹志鹃的女儿、作家王安忆担任编剧,知名编导王舸执导,携手国内顶尖创作团队,历时3年打磨,“00后”演员挑大梁,原本只有5000余字的小说被转化为了足尖艺术。
舞台上,上芭首席主要演员戚冰雪以精湛技艺和细腻情感塑造了“新媳妇”一角,温婉娴静又饱含深情的江南女子形象立体而丰满;主要演员许靖昆精准刻画出“通讯员”的淳朴善良、困境中的勇敢抉择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极具张力的足尖艺术让腼腆少年生动呈现在舞台上;主要演员郭文槿则以灵动的演绎为“大姐”注入了鲜活生命力,向观众传递出真挚情感。
诙谐幽默的“借被子”场景是《百合花》的核心舞段。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还有剧中诙谐幽默的“借被子”场景、唯美的双人舞、气势磅礴的群舞、充满江南风情的染坊舞段等,都让经典文学的诗意与芭蕾艺术的灵性在舞台上碰撞出了“中国式浪漫”。
自今年7月在上海大剧院世界首演后,《百合花》又陆续走进国家大剧院、海安大剧院。此番回归申城绽放在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同样引发观众热议。有人盛赞该剧“生活化细节封神”,有人感叹“新媳妇对婚被的不舍与拉扯舞段,让硝烟年代迸发烟火气的笑泪。”
原创芭蕾舞剧《百合花》中气势磅礴的群舞。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也有细心的观众发现,演出开始前的幕布上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百合花,结束之后已悄然盛开。这处细节巧妙地呼应了全剧的主题——一朵青春的百合花,历经战火的洗礼最终绚丽绽放,其象征的纯洁情感与信仰力量,穿越生死,历久弥新。
头图为原创芭蕾舞剧《百合花》演出剧照。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