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全运会 | 遥遥领先的姐妹花给彼此打满分!张灵陈云霞期待下一次的顶峰相见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5-11-11 12:48

摘要: 今年9月26日,在上海举办的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女子双人双桨决赛中,陈云霞/张灵代表中国队出战,最终收获亚军。

水面微凉,微浪涌动。11月11日,广州国际划船运动中心展开第二个比赛日,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张灵/陈云霞的登场,让比赛失去悬念,她们就像训练一样轻松,在比赛中一路领先,最终以5分03秒31的成绩,为上海队斩获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双人双桨金牌,领先第二名2.68秒,以绝对实力实现卫冕。


从奥运巅峰到低谷,换项重生


作为东京奥运会女子四人双桨冠军成员,张灵、陈云霞与队友崔晓桐、吕扬合作,一起在四年前站上世界之巅。然而,此后的一个奥运周期,伤病与状态下滑的难题困扰着她们。在巴黎奥运会上,她们仅获第六名。面对挫折,二人没有太多时间去遗憾,而是果断选择换项,转战双人双桨。


两人庆祝胜利。上海体育图


“双人艇对个人能力要求更高,但也更需要两个人相互支撑。”陈云霞说。今年以来,这对姐妹花的状态明显提升,她们在世界杯分站赛上三次夺得双人双桨冠军,今年9月,在上海举办的2025赛艇世锦赛上,她们以本土作战的东道主身份收获亚军。


张灵当时表示:“世锦赛第一次在上海举办,我们俩又是上海运动员,虽然没拿到金牌,但依然开心。希望大家期待我们顶峰相见。”


她们向观众示意。上海体育图


果然,以世界冠军身份征战国内赛场,两个人没有给对手留下任何机会。第一个500米,她们就迅速建立优势;途中阶段,她们稍稍放慢节奏;最后500米的冲刺,两个人稍微提升桨频,就再次拉大了差距。


“第一个500米一直是我们的优势,无论世界大赛还是国内比赛。”陈云霞说,相对于年轻选手而言,她们已经属于老将,有一定的经验,“我们有一些自信,但也有一些紧张感,适度紧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发挥。”


生活与训练共生,默契满分


赛艇在国内相对冷门,张灵和陈云霞总是在常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努力。对于两位姑娘,上海市水上运动中心副主任顾广溢用“很能吃苦,也很能够开动脑筋”来评价。


张灵老家河南,但从小在上海生活,10岁的时候就在启蒙教练的选拔下,进入青浦区少体校赛艇队赛艇训练。在队里,她是一个非常讨人喜欢的队员,性格开朗,训练刻苦,各方面能力比较平衡,综合实力强。


张灵陈云霞展示金牌。上海体育图


老家内蒙古的陈云霞则是跨项而来,在七宝中学读书时,她练的是三级跳远。直到2011年,教练姜述之去为赛艇队选队员,看到陈云霞无论在身体素质,还是臂展等先天条件,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进入国家队之后,两个人的组合基本固定下来,除了训练,无论是吃饭还是住宿,基本都在一起。这种朝夕相处的陪伴已经近6年,让她们在赛艇上无需言语也能心意相通。决赛中,两人划动的每一桨都精准同步,力与美的结合仿佛一场艺术表演。


两人选择了最朴素的庆祝方式。上海体育图


赛后,当被问及如何庆祝时,两位内敛的姑娘迟疑了一下,还是决定拥抱一下。但对于彼此的付出和努力,两个人给予很高评价。陈云霞动情地说:“我很感谢我的搭档。在我困难时,她总是愿意伸出手拉我一把。这块金牌,我们谁也离不开谁。”生活中,张灵的自律与陈云霞的坚韧互为映照,共同构筑了“满分搭档”的基石。


从放空到重启,顶峰相见


全运会的胜利,只是新征程的起点。两个人的下一个目标,无疑是洛杉矶奥运会,届时,张灵31岁,陈云霞33岁,以她们的努力和拼尽,依然会有相当的竞争力。


对于三年后的决战,张灵就像世锦赛那样,再次笑着对媒体说:“下一个目标,洛杉矶,大家可以期待。”


还有更高的目标在等着她们。上海体育图


实际上,巴黎奥运会失利之后,两个人也思考了很久,她们采用的方法是“暂时告别”。陈云霞分享道:“我们有一段时间完全放空,看书、写字,不再想备战。直到重回国家队,心态就像重新找到了梦想。”这种归零再出发的勇气,正是她们从冠军走向一个又一个顶峰的关键。


从上海世锦赛到粤港澳全运会,她们用“遥遥领先”证明,真正的冠军从不畏惧重头再来。而对这对彼此打满分的搭档而言,每一次顶峰相见,都是对体育精神最深刻的诠释。


对于同场竞技甚至在努力追赶的年轻运动员,张灵寄语:“不要怕吃苦,最困难的时候一定要顶住。突破之后,你会站上更高一层楼。”陈云霞则建议:“把大目标拆成小阶段,用成就感点燃动力。”


头图为张灵/陈云霞在比赛进行中。上海体育图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我在全运会 | 四名年轻骑手激动...

我在全运会 | 开幕表演古今融合...

视频 | 潘展乐、樊振东、全红婵...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