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歌词写道:“翻过山,看到万丈晴天。”这正是樊振东当前状态的最佳写照。翻越了奥运夺冠后的调整之山,跨越了伤病和场外的纷纷扰扰,如今的樊振东更加成熟、更加坚定。
11月16日,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落下帷幕。上海运动员樊振东以4比1战胜海南队的林诗栋,成功登顶。从半决赛力克王楚钦,到决赛稳扎稳打实现卫冕,樊振东用沉淀与磨砺证明:他不仅技术依旧顶尖,心态更已臻化境。
从“冲击者”到“坚守者”的从容
这是樊振东连续四次闯入全运会男单决赛,奖牌数已刷新至6金2银2铜,成为现役乒乓球运动员中全运会金牌数的纪录保持者。
然而,在荣誉与掌声背后,樊振东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知。他在赛后发布会上淡然回应,如果不是记者提醒,自己还没有注意到是连续四届进入单打决赛。
樊振东庆祝获胜。新华社图
“确实有一些机缘巧合吧,四届全运会代表三支不同的队伍参赛。首先,感谢国家的培养吧,没有国家的培养,我不会坐在这里。但每一次进入决赛,我心态从未改变,都是一个冲击者。”樊振东强调,无论过往胜负如何,每一场比赛都是全新的挑战,需要从零开始去面对和战胜。这种始终如一的“冲击者”心态,恰恰成为他在顶尖竞争中持续突破的关键。
前三名选手互相致意。新华社图
从比赛过程来看,无论是半决赛与王楚钦的强强对话,还是决赛面对林诗栋的冲击,樊振东始终展现出强大的局面掌控能力和心理稳定性。关键时刻不手软、逆境之中不慌乱,已成为他比赛的鲜明标签,球风、心态和技术都已臻化境,只要他个人稳稳发挥,对手很难找到漏洞。
比赛结束后,现如今世界排名第一、第二的王楚钦和林诗栋也都表示,樊振东依然保持着世界第一的风范,值得自己好好学习。
低谷中感谢上海的温暖保障
自去年巴黎奥运会夺冠,樊振东并未因成就“超级全满贯”而停滞。相反,过去一年他经历了太多场外故事,走过了一段并不轻松的调整期。
因为不堪粉丝骚扰,甚至有粉丝进入酒店房间,樊振东多次控诉畸形饭圈,并一度报警处理;因为不满WTT的强制参赛要求,奥运会之后身心俱疲的樊振东退出了世界排名体系,暂别国家队战袍,只是在乒超和德甲保持状态。
“这个备战周期我遇到了伤病和心态上的低谷,伤病和心态问题好几次让我觉得扛不住、要崩溃。”樊振东在夺冠后坦言,“感谢上海队在赛前对我的理解与支持,让我能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全运会。”
樊振东和上海队教练相拥。新华社图
确实,自从樊振东在上海注册以来,上海这座城市、体育局和乒乓球队都在尽最大力量支撑樊振东。巴黎奥运会上,上海乒乓组建了专门的保障团队,让樊振东关注比赛;畸形饭圈袭来时,上海市体育局发出了官方声音;德甲回国备战全运之时,上海的保障团队帮助樊振东进行针对性的技战术训练与体能储备。
樊振东庆祝胜利。新华社图
樊振东也特别提到海外赛事经历带来的启示:“并非某一经历必然直接导向结果。在状态低迷时,更需要关注内心深处的调整。”这段沉淀期,樊振东将重点放在了心态的深度调整上,他带着强烈的求胜欲望来到全运会赛场,“努力尝试一切可能性去突破自己”。最终,他在单打比赛中展现出的良好状态,正是这种沉淀后迸发出的能量。
专注当下,从每一次训练积累
从奥运冠军到全运会卫冕,樊振东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从巅峰到新高度的跨越。他的成长轨迹印证着一个道理:真正的强者,不是在顺境中一路高歌,而是在困境中依然能保持初心、持续进化。
樊振东并未丧失前进目标。新华社图
对于“下一步目标”的提问,他的目光始终向前,脚步始终踏实。“每个人都会思考未来,但目标需要靠每一天的刻苦训练和每一次的困难克服去累积实现。”樊振东表示,当前他的重心已转向团体赛:“单打比赛结束,但全运会旅程还未终止。我希望与团队一起在团体赛中继续努力,争取帮助团队取得佳绩。”
回顾本届全运会单打征程,樊振东感言,这段经历将“成为我非常美好的全运会记忆”。他特别珍惜在过程中收获的心态调整与自我突破,“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过程”。
这样的樊振东,让人有理由期待他将在未来创造更多可能。而他的成长历程,也为所有运动员提供了一份关于如何面对荣誉、应对挑战的生动教材。
头图为樊振东庆祝获胜。新华社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