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群体成为体育消费主力,上海首届亲子体育生活节回应社会需求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5-11-22 21:26

摘要: 上海体育消费总规模已突破1082亿元,而亲子体育作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11月22日,2025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上海市“家+亲子运动会”总决赛暨首届亲子体育生活节在浦东世纪公园银杏大草坪落下帷幕。今年的“家+亲子运动会”历时近六个月,贯穿夏秋冬三季的亲子运动盛会,以“家”为原点,精准回应社会需求、激活体育经济、创新生活场景,逐渐形成了政府引导、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发展态势。


政策落地回应家庭核心诉求


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化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速的双重背景下,亲子运动已成为连接家庭健康、情感维系与社区和谐的核心纽带。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人均体育消费达4362.7元,亲子群体已成为体育消费主力,服务型消费占比首次突破50%,反映出家庭对高质量亲子运动服务的迫切需求。“家+亲子运动会”自6月1日在杨浦区启动,正是对这一社会需求的精准回应。


父女俩一起完成体育运动。主办方图


作为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生动实践与上海优化生育政策配套服务的创新举措,活动摒弃传统赛事的局限,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毛细血管”——全市32个“家+书屋”被激活为“亲子运动客厅”,全年开展166场主题快闪与专业指导服务,2560组家庭带着孩子用脚步丈量城市让书香与运动活力深度融合,成功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千家万户触手可及的微观幸福。


“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机会这样全程陪孩子运动,现在每个周末的社区运动成了我们最期待的时光。” 一位参与家庭的家长道出了众多父母的心声,而连续打卡63天的家庭、足迹遍及25个“家+书屋”的亲子探索者,更用行动诠释了亲子运动对家庭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


“体育 +”融合激活千亿消费市场


如果说满足家庭需求是活动的起点,那么撬动亲子体育经济、构建产业生态则是其更深层的价值所在。上海体育消费总规模已突破1082亿元,而亲子体育作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正成为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届运动会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居民受益”的创新机制,成功探索出亲子运动与商业生态深度融合的“上海方案”。


活动吸引大批亲子家庭参加。主办方图


活动创新性地构建“三段式进阶”赛程:6月全域引流、6-9月线上线下立体化培育、10-11月总决赛价值沉淀,形成的正向循环。这一模式吸引了汇丰银行、Olé精品超市、丁香国际商业中心、蔚来汽车、京东电器等超过20家顶尖商户与企业深度参与,他们不再是单纯的赞助方,而是亲子体育生态的共建者——带来非遗手作、科技体验、健康饮食、公益环保等数十种互动场景,提供总价值数十万元的礼品,既让家庭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实现了体育赛事与商圈经济、品牌价值的双赢。


正如业内专家所言,这种“体验-互动-消费”一体化的模式,不仅丰富了“15 分钟社区生活圈” 的内涵,更为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场景创新定义亲子体育新范式


首届亲子体育生活节的举办,让亲子运动的影响力从赛场延伸至更广阔的生活场景,完成了从“赛事活动”到“生活方式”的关键一跃。不同于传统运动会的竞技导向,生活节以“绿色家庭·健康同行”为核心理念,将运动、文化、科普、消费等多元素融为一体,重新定义了亲子体育的边界。


亲子体育生活节既有体育运动,又有趣味活动。主办方图


在浦东世纪公园的总决赛现场,除了紧张激烈的竞技项目,更有科技互动、非遗手作体验、潮流运动展示等丰富场景,让亲子家庭在运动之余感受文化魅力与生活乐趣。这种“体育+科普+文化+消费”的融合模式,既延续了“陪伴是最长情的运动”的核心内涵,又赋予亲子运动更丰富的社交属性与体验价值。超过20家合作企业带来的多元服务,与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资源形成互补,构建起覆盖全场景、全年龄段的亲子体育服务体系,让运动不再是单一的健身行为,而是成为家庭情感交流、孩子全面成长、社区邻里互助的重要载体。


头图为亲子游戏现场。主办方图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创新办节模式,拓宽国际视野!上海...

上海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

上海市台球协会首度携手虹口体育,...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