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揭秘,互联网巨头为何争抢科学家?百万年薪是科学家的“标配”吗?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0-12-02 14:45

摘要: 近日,京东高调宣布将成立探索研究院,计划未来三年邀请至少3名全球顶尖科学家加入。

近日,京东高调宣布将成立探索研究院,计划未来三年邀请至少3名全球顶尖科学家加入。这不是互联网企业第一次将人才目标锁定在科学家。在京东之前,华为、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都曾公开过其科学家名单。而除了大公司高调宣传其首席科学家简历,各类初创公司也动作频频,对首席科学家不惜重金。


记者梳理招聘信息发现,首席科学家的年薪多在百万元以上,不仅科技行业的首席科学家是企业争抢目标,高校的专家学者也成为猎头追逐的对象。那么,企业高调引进的科学家们在公司内部扮演着什么角色?


担任技术领航者


2016年以来,技术大咖加盟中国公司任首席科学家的公告越来越多。原本一心扎在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们,开始逐渐走进企业,走进大众视野。


但实际上,最早发掘科学家不可替代的人才重要性的,是华为。如果熟悉华为的创业史,就一定对两个人的名字不陌生。这两个人就是号称任正非“左膀右臂”的郭平和郑宝用,这两名大将的加盟,扭转了华为的发展轨迹。而这两名大将在加入华为之前,均为学院派,成天与实验室和课堂打交道。


在此之后,大众看到的,是华为在对顶尖人才的招募上近乎疯狂。通过种种方式,如今华为有一万五千多名基础科学家,包括800名数学家、700名物理学家和120名化学家。


华为的人才招募计划“触动”了整个互联网界,因为对于如今的企业来说,研发工作越来越受重视。于是,一场科学家抢人大战在互联网行业上演。


一家主打人工智能面试官产品的创业公司创始人告诉记者,如果有能力,国内技术创新公司也会选择找一个国内外有名有成就的科学家,作为首席技术官。而这一角色的作用,主要是为公司确定正确的技术研究方向,把握团队的前进思路,对于一个技术型公司来说,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岗位。


“就比如,我们团队聘请的科学家就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方面的权威。可以说,他是我们团队的技术领航员。”上述创始人笑谈,真正的技术创新谈何容易,仅凭年轻程序员、工程师显然不行,推动重大技术进步还得靠科学家。


充当门面,加速融资


从舆论来看,首席科学家的水平和知名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企业对技术的重视程度;而对企业来说,高薪聘请“高大上”的首席科学家,也证明了一家企业的“软实力”。


不过,不同于互联网巨头邀请科学家加盟的初心,创业企业“聘请”科学家,背后则多了一份“私心”。


上述创始人提到,目前对一些企业来说,邀请科学家加盟,能使公司更具品牌价值从而受到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有利于融资,并让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在行业内提高知名度。直白地说,对于一家企业而言,科学家不仅是技术的领航者,同时也充当着企业的门面。


不过,他也坦言,创业型企业与科学家的“碰撞”,往往更像“火星撞地球”。“刚开始企业会拿出非常好的条件和前景来吸引科学家,但毕竟中小企业的‘耐心’不足,无法用更长的探索周期来实现技术与产业的结合。”这对于注重科研成果的科学家而言,是难以接受的“妥协”。


百万年薪并非科学家“标配”


科学家与高收入划等号,是大众对于这一尖端人才的普遍印象。的确,近几年,互联网时不时传出,哪家巨头又以百万美元年薪,引进了全球顶尖科学家。例如,去年阿里AI labs引进两位科学家,就曾披露年薪百万美元。


记者梳理招聘信息发现,目前人才市场上,企业在招聘首席科学家时,年薪多数开在百万元以上。河南一家科技公司甚至开出了年薪600万,招聘一名人工智能科学家。


不过,是不是科学家就代表年薪百万?上述创始人透露,对于行业知名科学家的确如此,但并不是每位科学家进入企业都能获得此待遇。他以自己此前招聘人才的经历举例,“250万-300万美元年薪,即使是包括期权、股票、奖金等的打包总收入,全球估计也只有少数几个人,绝对不是行业常见的水平。”


据了解,除了全球顶尖人才,一般拥有博士以上学位的科学家进入企业也会被评级,只有做到首席科学家才能享受高薪,而一般这类岗位的薪酬略高于非技术岗的高管。


“但相对于在科研院所,科学家进入企业的薪资待遇还是要高很多。”不过,对此,目前国内咨询行业并未针对科学家薪酬做过统计调查。记者查询到,仅美国一家数据公司做过调查,统计出在美国的数据科学家基本工资中位数为 95000 美元(年薪)。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今年互联网校招呈现“供大于求”:...

业内人士揭秘,互联网巨头为何争抢...

互联网公司秋季扩招,普遍调低平均...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