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头部企业密集调整薪酬架构,行业激励逻辑转向“现金为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5-03-03 15:31

摘要: 近日,包括腾讯、蚂蚁集团、菜鸟、字节跳动等在内的多家互联网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宣布对薪资架构进行调整。

近日,包括蚂蚁集团、菜鸟、腾讯、字节跳动等在内的多家互联网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宣布对薪资架构进行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记者注意到,这一系列调整中,现金在薪酬激励体系中的比重显著增加,行业激励逻辑正逐渐转向“现金为王”。


头部企业密集调整薪酬结构


以蚂蚁集团为例,在2月28日宣布的调整中,对不同职级员工采取了不同策略。


对于17级及以下员工,原本年底一次性发放的“13薪”被拆分进每月工资里发放,旨在增加员工的月度现金流;而18级及以上的高职级员工,13薪不再固定,直接并入年度奖金并与绩效挂钩。不仅如此,蚂蚁新授予的绩效股权激励也从年度归属调整为季度归属,让员工能更快拿到股权激励。


菜鸟则于2月27日发布全员邮件,称“为增强菜鸟与阿里巴巴控股集团的业务协同,控股集团已全面收购菜鸟小股东的剩余持有股份,并同步对员工所持菜鸟股权激励实施全量退出计划。”


据了解,此次期权回购标准为一股期权等于0.62美元。不过,此次期权回购并未采取一次性回购的方式,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灵活和长期的激励方案,即把员工手中的期权转换为长期现金激励,以此来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


腾讯则早在去年7月起,就将原本年底发放的“服务奖”和租房补贴分摊至月薪中,员工每月到手收入显著增加;阿里则在一次性年终奖金和股权之外引入“长期现金”激励,同时加快股权归属频率。


员工反馈:从“造富梦”到“现金为王”


薪酬结构调整的背后,是员工心态的显著变化。过去,互联网行业以股权期权为核心的“造富神话”曾吸引大量人才,但近年来股市波动、企业估值回调,使得股权激励的吸引力大幅下降。一位字节跳动员工透露,她在最近的期权回购中清空了所有持仓,“比起等待升值,我更担心政策风险和业务变化带来的贬值”。


再以此次菜鸟股权激励退出计划举例来看,若菜鸟一员工此时应获得5000股期权,对应的长期现金激励即相当于3100美元(约合人民币2.26万元)现金,而该员工将分别于2027年1月和2028年1月,每年各分得50%的现金激励。


而例如将13薪分摊至月薪发放的做法,不少基层员工表示支持。“每月多出的现金流能覆盖房贷和育儿开支,安全感更强”,一名蚂蚁集团鸡层员工认为。而腾讯的租房补贴调整也被应届生视为“及时雨”,“租房压力减轻后,更愿意长期留在公司”。


不过,从员工反馈来看,不同职级的感受差异明显。部分高职级员工对股权激励与绩效挂钩的调整持保留态度。比如在蚂蚁集团18级及以上的高职级员工看来,普遍感到“钱更难拿”。奖金不仅与个人KPI挂钩,还受整体团队和公司业绩影响,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习惯了稳定收入的他们需要重新审视职业规划和风险承受能力。


同时也有员工认为,年底缺少了那笔一次性的13薪,少了些“惊喜感”,对工作成果的成就感也有所弱化。


折射出企业与员工的相互适应


"在薪资包中更注重现金比例是近两年互联网员工跳槽的总体趋势。"人力资源专家朱聚鹏表示,这一波薪酬改革浪潮,也是企业对员工需求的回应。腾讯在内部邮件中也坦言,过去依赖浮动奖金的模式已不适应员工对稳定收入的需求。将奖金分摊至月薪,既能减少年底集中支付的压力,也符合“即时激励”的管理逻辑。


而为了争夺人才,去年阿里就推出“长期现金+股权”组合,缩短归属周期,试图在春招季抢占优质生源。京东则通过逆势加薪和校招扩编强化一线团队,2024年校招采销岗年薪高达20个月,试图以现金优势夯实人才储备。


从业内人士的分析来看,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人才流动频繁,企业通过调整薪酬结构,加大现金激励比重,是为了满足员工对即时稳定现金流的需求。当下外部环境变化,员工更倾向于有稳定的现金收入以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将部分薪酬与绩效挂钩,能增强激励的即时性和有效性,促使员工更加关注工作成果和公司业绩,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同时,加快股权归属等措施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吸引和留存人才,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占据优势。


可以感受到的是,这场薪酬革命不仅重塑了互联网行业的分配逻辑,也折射出企业与员工在不确定时代下的相互适应。当“青春饭”与“安全感”的博弈逐渐清晰,如何在现金保障与长期激励间找到最优解,将成为下一阶段行业竞争的关键命题。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绩效不同年终奖差几倍!互联网企业...

“职”等你来|月薪近万公交驾驶员...

互联网打工人薪资怎样? 快来看这...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