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静安公园的草坪上几株盛放的乔木,远看繁花烂漫,怒放枝头,近看朵朵白花,微露红晕,看着像我们常见的染井吉野。但樱花一般在二、三月才盛开的呀,为什么这时候花量会如此之多?
这几株盛开的乔木确实是樱花,不过是一种很少见的樱花品种——‘冬樱’花。
如此神奇,该如何正确辨认樱花众多的品种呢?
要不我们就以它为例,讲讲如何“望闻问切”,分辨樱花品种吧!
第一步
从花期,断分类
樱花原产中国,因深受亚洲和欧洲学者的青睐,繁衍出众多观赏价值较高的园艺品种,形成了现在近50个种(及变种)的庞大家族。一般我们可以按照花期将其分为早樱、中樱、晚樱和两季樱。例如‘河津樱’早在2月下旬悄然盛开,最常见的染井吉野3月中旬怒放枝头,重瓣的‘松月’4月初绽放出浓浓的春意,‘十月樱’除了4月绽放还会在10月默默盛开。
据静安公园养护人员长期观测,这6株樱花一般在当年的9-10月陆续盛放至12月,次年3月底又会悄然绽放第二轮花期。两季盛开的樱花可不多见,单凭这一点就可以一下子缩小范围。由于2023年上海夏秋季温度偏高且雨水较少,'冬樱'的落叶季明显延后,这使其花期姗姗来迟。此次'冬樱'花期自11月开始出现,目前已进入最佳观赏期。
第二步
以花朵,定品种
在樱花盛放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花部的形态入手进行区分,最明显也最容易观察的就是花的花瓣、花萼和花梗。
首先,花瓣先端常见小缺口。先花后叶的早樱和中樱多为单瓣,早樱常见红粉色花,中樱多见白色、粉色花。花叶同放的晚樱多为重瓣、粉红色花,也有罕见的绿色花。
其次,花萼的萼筒可以形象的分为漏斗状、壶状、管状等,萼片有椭圆形、披针形和卵状三角形等,花梗长短不一,这三个形态算是判别樱花品种的最佳依据。
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株樱花花部的形态,冬季的花先开放,而后有叶,花梗很短,有细柔毛。萼片长椭圆形,萼筒管状无毛,结合一年两季花期的特殊性,可以初步判断为‘冬樱’。‘冬樱’是豆樱的杂交种之一,在应用上常与染井吉野混植,丰富冬季景观效果。跟同样是豆樱杂交种的‘四季樱’非常相似,区别主要在于萼筒和花柱的形态略有不同。
经过以上两步,基本可以判断一朵樱花的品种,如果遇到相似品种时,可以通过唯一性的特征判断做出明确的区分。
第三步
从个性,判品种
常见的樱花品种中少有香花类型,比如大岛樱具有清新的芳香,而花期和花朵相似的染井吉野却无香味。‘普贤象’雌蕊叶化似一对象牙。‘红叶’樱花幼叶为红褐色,成熟后变为深紫红色,秋季变成桔红色。
常见的樱花品种在2月上旬至4月中旬盛放,可以在各大公园绿地陆续看到钟花樱、迎春樱、染井吉野、‘关山樱’等常见品种,记得试试咱们今天讨论的方法,一“辨”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