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位于巨鹿路675号的上海市作家协会所在地——爱神花园整体修缮工程刚刚竣工。这座见证了城市变迁和文化底蕴的历史建筑,将再现它的光彩和风华。
邬达克的经典之作
爱神花园总平面图。
1925年,邬达克在上海建立邬达克打样行,之后其作品涵盖医院、教堂、学校、银行、办公楼及私人住宅等几乎所有类型的建筑。而邬达克打样行开业以后得的第一个作品便是刘吉生宅,即今天的爱神花园。爱神花园被公认为当时上海最美丽的花园住宅之一,也可以说是邬达克设计的巅峰之作。
建筑落成于1931年,是民国著名实业家刘鸿生的胞弟刘吉生送给40岁妻子的生日礼物。爱神花园因设计灵感来源于希腊神话中丘比特和普绪赫的爱情故事而得名,为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爱神花园的很多细节,如普绪赫雕塑、爱奥尼柱式和陶罐都能在英国画家莱顿的名画《浴中的普绪赫》中找到出处。
邬达克在庄重的建筑中注入了雅致妩媚,设计和施工皆堪称惊艳。庭院里,还有上海“最美喷泉”,中央立有希腊公主普绪赫和爱神丘比特的雕像。
见证一段爱情佳话
爱神花园的设计和施工都堪称一流,造价高达20万银元。在这幢建筑的细节里,蕴含着很多刘吉生和夫人陈定真这段爱情的巧思。
扶手栏杆里,是妻子陈定贞非常用心地嵌上的刘吉生名字的缩写KSL,令这个本来只是用作人行上下的楼梯,变得如同雕塑一样精美,凝固着妻子对丈夫的爱意。
围绕楼梯的墙壁彩绘玻璃,正中雕刻着玫瑰的图案,是屋主夫妻两人爱情的象征;更重要的是女主人的英文名就是Rose(玫瑰)。
小说《繁花》的诞生之地
1953年起,华东作家协会(现上海作协前身)成立后,将这座建筑作为办公地点。巴金、夏衍、丰子恺、柯灵、施蛰存等文学大师都常在这里出入。
这里也是许多醉心于文学的人心目中的圣殿和梦中的伊甸园。上海一流的文学刊物《收获》《上海文学》《萌芽》以及《海上文坛》《上海文化》等文学期刊,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向全国读者输送高品位的精神食粮。
电视剧《繁花》热度的持续,带动了大家对原著作者金宇澄的关注。爱神花园可以说是小说《繁花》的诞生之地,金宇澄就曾经在这里三楼的《上海文学》办公室工作、写作。金宇澄绘画作品《阳台》的创作灵感源于就源自于爱神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