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外港守港人:用汗水打赢防疫情和稳外贸“两场硬仗”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赟 发布时间:2020-08-25 17:36

摘要: 今年又是不平常的一年,新冠疫情让船舶监管作为水运口岸外防输入的重点,丝毫不能松懈。

气温36摄氏度,地表温度55摄氏度,船甲板温度高达62摄氏度。这是上海海关所属外港海关船舶监管科每天都会经历的温度。地面犹如一个架在火上的烤盘,扑面而来的热浪让人窒息。


今年又是不平常的一年,新冠疫情让船舶监管作为水运口岸外防输入的重点,丝毫不能松懈。


一大早,外港海关船舶监管科的关员李皓、凌浩宇、徐国平正准备对一艘从日本东京入境的船舶进行登临检疫。


船靠岸时已临近中午,他们几人穿好防护服便向码头走去,在第一时间对船舶进行检疫。


烈日烘烤,船舷扶梯在阳光下非常烫手。李皓一手拿着登临检疫包,一手紧抓着扶梯,稳步向上攀登。他们三人踏着滑溜抖动的舷梯登轮,不时要调整一下防护装备,以防遮挡视线。刚到甲板,防护面屏上就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而这样又高又陡的舷梯,他们几乎每天都要上上下下数十次。


进入船舱后,他们熟悉地开展工作:监测船员体温、仔细询问船员情况、查看健康申报、查阅该轮的医疗日志、收取并核对健康证明卡、做好医学巡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小心地给船员采集咽拭子、保存样品……虽然环境艰苦,但是登临检疫却容不得一丝马虎。


这一套流程下来,他们至少需要闷在防护服里两三个小时,往往出船舱时,早已汗流浃背,制服都湿了个透。


完成登临检疫下船后,他们三人在外港海关自主设计研发的海港“红黄绿”方舱中洗消完毕,脱去防护服后,终于可以稍作休整。脱下身上的制服,用手一拧,便像洗过的一样拧出了水。


他们,只是外港守港人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入境船舶监管量最多的口岸,外港口岸的船舶监管量占上海海关的2/3,全国的1/5,今年更是创下单日登临检疫33艘船的记录,为全国之最。


在外港,还有更多的人员和他们一样,坚守一线,挥汗如雨,用实干和担当打赢防疫情和稳外贸“两场硬仗”,用汗水和责任诠释着高温下海关人的奉献和追求。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高温下的外港守港人:用汗水打赢防...

多地进入“烧烤”模式,达达快送全...

“瓶”水相逢|50℃集装箱内如同...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