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记者从闵行区人社部门了解到,在近期江川路街道组织的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调解室社会化调解员招募中,5名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人事、工会干部,通过应聘、考试,成为了兼职调解员。
一个“兼职”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让这些高管“趋之如骛”?本报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番探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实务手册》、《关于促进本市企业重大改革调整中劳动关系稳定的操作指引》、《用人单位常用规章制度实务选编》……面对三本“教材”,上海英联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贾娜笑言,“好久没这种考试的感觉了。”
上海强生有限公司、上海英联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上海西门子开关有限公司、上海吉田拉链有限公司、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名单中,不乏赫赫有名的世界500强及下属企业,他们的HR或是工会主席,难得坐在一起,为了一个“职位”而“竞争”。
这个“职位”,就是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最新对外公开招聘的劳动争议兼职调解员。
目前,劳资争议案件发生量在沪呈上升趋势。发生争议后,双方当事人其实并非一定要剑拔弩张,断个是非黑白才能解决矛盾。通过调解,不但能快速解决双方争议,还能主动预防矛盾激化。
闵行区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将劳动关系调解工作下沉到基层,该区组建了区、街镇两级联合调解中心。早在2018年,全区14个街镇、工业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均已挂牌成立。今年1-8月,街镇调解组织代收调解不成仲裁申请1392件,占仲裁收案23.9%。
不仅如此,该区人社部门联手工会,通过设立基层调解室,打通劳资矛盾调处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劳动争议化解省时省心省力。例如,在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个全新的“和睦+”平台已搭建完成,职工与企业的劳动争议在源头就能予以预防和治理。
平台搭建完成,调解员也得配置到位,人员从何而来?2018年开始,闵行区吸纳具备专业能力的社会化调解员,让其加入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截止目前,闵行登记在册的兼职调解员共有75人,他们大多是律师、民非组织、人事、工会干部。
“为职工维权是我的本职。如果能学习到更多的法律知识,了解更多的相关案例,那肯定能对自身工作有促进作用。”上海强生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张鸣如此表示。
贾娜则告诉记者,兼职调解员的身份能让自己打开眼界,知晓更多劳资矛盾的根源所在,“未雨绸缪,提前应对,从而避免今后自己企业中相似争议的出现。”
当然,虽然这些兼职调解员的本职是企业高管,但进行调解时,其行为必须不偏不倚。上海吉田拉链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张玉平告诉记者,他们将在仲裁员和专职调解员的辅导下开展工作,逐渐熟悉后再独立进行调解。
江川路街道副主任陆晓燕表示,500强高管自愿担任兼职调解员,一定层面上反映出这些企业对于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渴望和追求。在通过相关资格考试后,这些兼职调解员可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商的真实案例中,也可进行在线调解,为街道属地化解劳资矛盾,构建地区和谐劳动关系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