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我有鼻涕了!”
“老师,我要的玩具找不到了!”
“老师,我不要吃饭!”
“老师,我不要睡觉,我要妈妈,呜呜呜呜。”
“我要爷爷,呜呜呜呜。”
……
这是幼儿园小班的日常。
几个小孩哭泣、尖叫、跑来跑去,
就犹如魔音绕耳.
那如果是29个呢?
史诗级灾难片。
9月10日是第36个教师节,劳动报记者走入普陀区万里城实验幼儿园,感受幼儿园老师工作的琐碎与不易。老师们没有三头六臂,却有十八般武艺。眼光六路、耳听八方,用爱和耐心呵护每一个小萌娃,让他们顺利渡过幼儿园适应期,爱上幼儿园。
技能一:细心和耐心,给孩子安全感
扎着小辫子,穿着粉红色背心,一个小女孩抽抽搭搭走进了小(三)班教室。贺年老师立刻迎了上去。“刘卓尔(音),你怎么啦。”“我不要上幼儿园,我想妈妈。”低声抽泣的小女孩儿不安的抠着手。
“我们先找个小椅子坐下来休息下好不好?”贺老师搬来一张小椅子,拿着纸巾轻轻地帮刘卓尔擦掉了眼泪,手放在她的后背上轻轻地拍着。“她是小月龄宝宝,分离焦虑比较厉害,这几天都是哭着进来的。”“她喜欢一个人坐着,观察小朋友和环境,慢慢地熟悉和融入。不能强迫她加入小朋友们的游戏,那样她会更紧张。”经过几天的摸索,贺老师已经知道怎么安抚刘卓尔了。
“陈俊浩(音)你来啦,呀,杜罗奚(音)你进来就找到想要玩的玩具啦!”蓓蓓老师弯着腰和走进教室的孩子们亲切地打招呼。29个孩子,如何做到能这么熟络地喊出孩子们的名字,甚至了解他们的性格?靠得是记忆力和细心。“报到的时候,我们就把名字先记住,家访的时候,把名字和脸就对起来了。一般开学第一天的时候,我们就能喊出孩子们的名字,有时候会特意喊他们的小名,让他们消除陌生感。”蓓蓓老师说。
技能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满足孩子需要
“老师,我要小便!”
“老师,我手脏了!”
“老师,我忘记我的位子了……”
随着越来越多孩子进入教室,贺年和蓓蓓两个人满教室转起来,一声声“老师”的喊声,伴随着小朋友们的尖叫声,回荡在教室里。崩溃吗?当然崩溃。但老师们脸上还是挂着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满足着孩子们的种种需求。
“徐安心(音),小椅子不能在地上拖哦,不然小椅子的腿会疼的哦。”“谈家颖(音),你的位子坐错了哦,你要坐在这边,下次不要错了好不好?”
自由活动时间结束,小萌娃们经过了找椅子、排序坐,开始了游戏分享课。
“小脚脚,关关拢,椅子要对准白线,对好了吗?”“好了!”“老师,我好了!”“我也好了!”小朋友们迅速排好了椅子,小手举高高,等着老师的表扬。
“这周,小朋友们适应得差不多了,知道什么叫上课了。能坐得住了。”贺年老师说,第一周的时候,小朋友们满教室跑,有得哭,有得尖叫,有得全程很懵,不知道要干点什么。“其实整个小班,主要是围绕着生活化内容来的。”我们就是要随着注意到孩子们的各种情况,在给他引导遵守规矩的同时,满足他们的需要。
“老师,我有鼻涕!”“老师,我有鼻涕!”一名小男孩隔一会儿就跑到贺年和蓓蓓老师面前,要求擦鼻涕。“其实,他鼻涕只有一点点,并不多,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获得老师的关注。”
“胡安逸(音),你怎么又和旁边小朋友打闹了?”贺年老师注意到有两个小男孩一直没有参与到课堂游戏中,反而在相互打闹,吸引了旁边小朋友的注意力。贺年将两个好动的小男孩分开,插入了两个文静的小女孩。
“有时候,也要和他们斗智斗勇。”贺年老师笑着说。
技能三:鼓励和安抚,渡过吃饭和睡觉两道难关
“老师,我们家宝宝今天饭吃得怎么样?”“老师,我们家宝宝睡觉了吗?”这是贺年和蓓蓓两位老师被家长问到最多的问题。对于刚入园的小朋友来说,吃饭和睡觉,确实是两道难关。
午饭时间,小朋友们分组坐在桌子前,不少小朋友对自己吃午饭这件事表现出了抗拒。“老师,你喂我。”“老师,我也要你喂。”“我要妈妈喂。”“我不要吃青菜”……
“哇,今天的肉圆看起来好好吃啊。”“这是莴笋呢,吃蔬菜长高高哦。”贺年和蓓蓓以及保育员老师重点帮助一些不爱吃饭和蔬菜的小朋友。“徐敬亭(音)你今天很棒诺,可以自己拿勺子吃饭啦!”
“果果,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吃得很好呢,老师相信你也可以,试试好不好?”一个个鼓励,逐个去帮助,适时表扬,愿意自己动手吃饭的小朋友越来越多。
“对于一些家长关照过过敏,或者有特别饮食习惯的宝宝,我们也会特别注意。”贺年老师说,因为很多家长比较宠,有喂饭或者吃饭看电视、边吃边玩等习惯,需要一点时间和更多的耐心去纠正。
午饭还没吃完,保育员老师笑着说:“一会儿大合唱就要开始了。”
果不其然,当小朋友们吃好饭,坐在椅子上休息时,果果小朋友最先开始哭了起来。“我不要睡觉,我要回家,我要妈妈陪……”“我要爷爷。”“呜呜呜,我要外婆……”此起彼伏的哭声响了起来。果果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你给我妈妈打电话好不好,我不要睡觉……”
有宝宝嚎啕大哭,有的小声抽泣,有的眼圈红了还在努力忍着……在记者看来焦头烂额的景象,对于贺年和蓓蓓老师来说,早已习惯。
小朋友们在老师带领下去尿尿,然后走进睡觉房间,准备午睡。“有的孩子确实没有午睡习惯,有的需要熟悉的人陪伴,哭闹是很正常的。”“经常是一个开始哭,其他小朋友受情绪感染,一起哭。”贺年老师守在哭着要爷爷的小女孩旁边,轻轻地拍着她后背,蓓蓓老师守在要妈妈的小男孩旁边,握着他的小手,轻声的安抚他们。小女孩抽泣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累得睡着了。“她情绪需要释放出来,没关系,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贺年老师说。
“头不要抬起来哦。”“小脚丫放好。”“你们两个的手指怎么勾在一起了?” 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听到老师的话,乖乖躺好。
慢慢地,安静了,闹腾了一上午的孩子们一个个都睡着了。
技能四:理解与共情,让家长安心
“老师,今天XX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啊?”
“老师,XX今天有点流鼻涕,您注意给他擦汗哦。”
“老师,今天的照片怎么还没来呀?好想知道宝宝在学校情况。”
“老师,我们家XX睡觉容易出汗,被子少盖一点哦。”
……
小班入园还不足两周,适应情况是家长最牵挂的事情。家长群里的消息一条又一条,但忙着照看29个小毛头,贺年和蓓蓓老师手机都没空打开看。
“家长们都想知道孩子的情况,我们特别理解。”活动课和就餐时,两位老师抽空给孩子拍了些照片。“尽量多拍一些,让家长都能看到自己孩子,好让他们放心。不过,我们还是先满足孩子需要,不能因为要拍照片,忽略了孩子。”
一个个吃光的饭碗,一张张熟睡的小脸,让家长的心定了。
“我们对家长要有理解和共情能力,呵护好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的责任。”贺年老师说,有时候,家长也需要对老师多一些理解,配合老师的工作。
今天,是贺年的第10个教师节,小班的孩子们有的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会说声“老师,节日快乐”,但是他们内心对老师、对教师节还没有概念。可是这都不要紧,因为对贺年和蓓蓓这样的幼儿教师来说,呵护好一个个小萌娃,让他们爱上幼儿园,保护着他们纯真的快乐和想象力,她们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