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时评|走向更广阔的就业之途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赟 发布时间:2021-04-03 09:32

摘要: 应届毕业生应该端正择业观念,精准定位,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上海市2021届高校毕业生春季校招会日前启动,在这场今年上海最大规模的招聘会上,汇集3257家用人单位,发布5万余个用人需求。


从国家宏观层面分析,2021年,我国今年的就业总体压力不减,待就业安排的城镇劳动力仍在1500万人左右,而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909万人。


就上海就业形势而言,今年有应届毕业生20.7万人,比去年增加2万人,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点面结合努力释放岗位。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大学生更应拓宽视野,脚踏实地,积累经验,积极上岗。


首先,应届毕业生应该端正择业观念,精准定位,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空间新格局。继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之后,今年2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虹桥成为“上海形成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核心载体。


这意味着,在五个新城、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点发展区域,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资源要素更加集聚,随之也将诞生更多的就业机会,呼唤更多优秀人才的流入。大学生如果能够扩大就业半径,到新城去、到基层去,到社区去,就有机会打开一片新天地。只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基层摸爬滚打后,终会脱颖而出。


其次,在行业和岗位的选择上,建议大学生们放宽视野,大胆尝试新领域。“十四五”期间,上海将继续大力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等“五个中心”建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要实现规模倍增;同时还要打造六大重点产业集群。在这些领域,大量新兴企业将蓬勃而出。


大学生切勿一味追求“名企”、“国企”,不妨客观分析自身情况,沉下去寻找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敢于与中小微企业共同成长。与其找一家传统大公司苦等升级,不如进入一家高成长的中小企业。上世纪,美国有微软、雅虎的财富故事;本世纪,中国有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的创业传奇。


今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18个新职业。其中包括二手车经纪人、汽车救援员、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等。对职场新人来说,多一种职业,就意味着更多选择的空间。新的职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也可以带来启示,就是要加强及时性技能培养学习以适应新的业态。


最后,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制定更有效的就业政策。一方面,扫除性别歧视、改变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为更多普通的应届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随着上海产业结构的转型、企业用工需求的提高,迫切需要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专项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以强化技能推动高质量就业。有了这些制度保障,才能让大学生走向更加广阔的就业之途。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职来职去|应完善和落实基层就业的...

网点下乡带动就业,山西顺丰鼓励快...

广东高校求贤若渴引进博士赠百万住...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