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去“学员”证,换上“副司机”证,再升级为“动车女司机”,经过为期一年半的学习考核,如今,上海首批动车女司机齐齐亮相京沪等各条动车线路。虽然还只是一名副驾驶,但在方寸之间的驾驶室里,这些百里挑一的女司机们已经能驰骋于铁轨之上。4月8日,记者就跟随了首批14位女动车司机中的一员,亲身感受了一番“萌妹子”开火车时的帅气模样。
穿上制服所有标准一视同仁
上午9点刚过,穿着一身制服的杭子晴就来到了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虹桥动车组的司机休息室,10点发车的G10京沪线将是她当天驾驶的列车班次。而她也是京沪线上为数不多的动车女司机,这份荣誉难得且可贵。
早在一年半之前,记者就曾在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培训基地里看到过杭子晴和她的同学们,那时,这群萌妹子还是坐在课桌前的学员。如今,经过理论知识学习后,首批14位学员全都通过了考核,正式定职成为了一名副司机。至今,杭子晴还保留着自己佩戴过的“学员”和“副司机”的胸口铭牌,因为这些都是自己成长最好的见证者。
现在,杭子晴胸口的铭牌更换成了“动车女司机”,相比司机车间内清一色的男性“动车司机”,这块铭牌就显得更特别了。不过,在日常的岗位上,性别的不同只是微乎其微的一种。一旦穿上司机制服,走进车厢,所有的标准都一视同仁。
走进驾驶室后没有男女之别
鲜有人知的是,有别于普通的驾驶员,火车司机的每一次驾驶都需要接受指纹识别,以及完成饮酒检测。关闭手机,将它寄存在指定区域,在进行了这些规定动作后,杭子晴的等车准备工作还没完全结束,接下来,还要上机再完成答题考试。
原来,为了能够让这些在实操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完全铭记于心,每一位司机在每次驾驶前都必须要再次进行理论学习,就相当于考驾照前的理论测试。哪些车型的操控检查需要从左到右,哪些按钮开关是在墙上而非面板上的,这些都会反复被问及,确保每一位司机熟记于心。
1995年出生的杭子晴今年25岁,她笑称,自己是这批女司机里年纪最大的“老司机”。虽然现在已经是一名副司机了,但按照规定,她目前还不能独立操控司机室和驾驶列车,仍需要由老资格的师傅带着跟车学习。
回想起第一次以副司机身份走进司机室的感受,杭子晴直言:觉得什么都新鲜,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问。而最让她有所触动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说实话,走进驾驶室以后,根本没有什么男女之分,你只会一门心思地集中注意力,考虑是一整车人的安全。”杭子晴说。
好司机就是要360度转眼睛
如今,杭子晴的任务就是跟车学习,成为主驾驶的另一双眼睛。
在不足2平方米的驾驶室内,记者站在杭子晴的身后,试图从她的视角感受一名动车司机的视野。而杭子晴却说:“只有列车驰骋在铁轨之上,才能真正体会到一名驾驶员的不易。”
对于这群年轻的女孩子们来说,成为一名好的动车司机,除了要掌握过硬的技术之外,还要调解好心态。小小的驾驶室内,除了操作台上的按钮之外,工作环境其实是很单一的。
在列车行驶过程中,她们要克服孤独感,同时,还要集中精神观测前方各种状况。用杭子晴的话来说,就是“眼珠子要360度的转”。“瞭望时是要看得远,抬头看上方的接触网,低头看轨道,直视看操控屏,这些都是在驾驶过程中时时刻刻需要进行的。”她说。
动车女司机占比不足1%
这也意味着,每一名动车司机从踏入驾驶室的那一刻起,就将肩负起整车人的安全,“千万别以为司机只是坐着就行,他所面临的压力是旁人无法感受到的。”杭子晴直言,当铁轨以飞速而过的状态从眼前闪过时,每一位司机在应对紧急突发状况时所拥有的时长就在一瞬之间。
可想而知,这需要多大的脑力和体力支持。因此,包括杭子晴在内的的这些女司机的选拔几乎都堪称百里挑一。仅以上海机辆段为例,其目前拥有乘务员1690名,其中,动车高铁司机553人,而随着14名女司机的加入,其在整个司机队伍中的占比依然不足1%。
未来,在完成了副驾驶跟车学习后,杭子晴和14名动车女司机还将接受新一轮的考核,最终独立走进驾驶室,成为上海铁路动车组上的一名真正的动车女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