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用工荒⑦|徐小平:培养高技能人才,需多管齐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1-09-03 11:32

摘要: 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需要社会、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发力。

当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比例偏低且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匮乏,全国技能劳动者1.65亿人,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9%。上海方面,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达116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35.03%。


上海技师行业协会会长徐小平认为,现如今制造业反应出来的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并不是劳动力市场短期波动的结果,而是技能形成领域中制度不匹配的必然后果。尽管从比例上看,上海高技能人才储备情况具有一定优势,上海近几年在高技能人才培训上也已做出众多尝试,然而解决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仍然需要在制度体系上下功夫。简而言之,人才培养要突破瓶颈,需要多管齐下。


徐小平指出,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需要社会、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发力,但现实中常存在教学实践“两张皮”,专业设置“大而全”,企业参与办学程度低,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


首先,企业参与技能形成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以上海为例,国企、央企等大型制造企业承担了90%以上的人才培养责任。一方面,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成本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培养人才并不是企业的生产工作任务,这成为企业参与办学程度低的根本原因。


其二,职业培训“大而全”。这主要表现在,现如今政府办的职业学校、技校提供的是中低端的通适性技能,很难有针对性地提供企业或行业需要的专用技能,技能错配突出。


其三,由于工资待遇不高、工作环境差、上升空间窄、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技能岗位缺乏吸引力,导致有些技能型人才宁可接受服务性岗位的低薪,也不愿到薪酬更高的生产一线技能岗位就业。


徐小平认为,解决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需要在制度体系上下功夫。具体而言,须从政策、规划、税收制度、投入机制、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突破。


(徐小平系上海技师行业协会会长)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制造业用工荒⑥|谭蔚: 加大职业...

制造业用工荒②|“中年危机”下的...

中国制造业人才高质量发展需突破“...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