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知公司向闵行教育部门提出的学历“升级”申请通过了,恩格尔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工厂经理曹跃彬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明年开春,随着“现代学徒制”2.0版本的实施,公司定向培养学生的中专学历有望升级为大专学历,他不用为招不到好生源而犯愁了。
曾经,这家以四年“学徒制”教育模式培养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企业,每年都能培养约20名优秀的机电和数控专业中职毕业生。如今,缘何如此迫切地将育人标准提升到了高职?采访过程中,曹厂长道出了学历“升级”背后的原因。
中职生工作首年收入看齐本科生
在恩格尔生产车间的教学场地里,“中四”学生钟艳芸正在操控一台机器,只见她时而熟练地按动键盘上各种按钮,时而又走到操作台上打磨零部件。这,正是恩格尔公司推行的“现代学徒制”教学培养特色。将教室建在车间里,让学生走进工厂里。
明年中专毕业后,钟艳芸就能无缝衔接,直接进入恩格尔公司的核心生产区域——机加工部门,成为一名高端机床的操作员。即便只是工作第一年,学历为中专生的她,综合薪资也能和同公司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处于同一水平。
作为奥地利独资企业,坐落于闵行莘庄工业园区的恩格尔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研发注塑机、机械手等高端机器。
生产型企业需要大量专业的技术人才,为此,公司从2013年启动了“现代学徒制”教育方式,希望借此培养拥有恩格尔技术的专业人才,这也是多年来其产品保持质量稳定的因素之一。
所谓的“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技能的传承。
每学年,学生大约有25%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75%的时间都是在企业进行实际操作的学习,这种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贴合现代企业生产技术要求,真正实现了产教融合。
人事经理陈启旻告诉记者,公司不仅聘请了5位专职的教学老师,还有来自奥地利总部的外籍专家及各部门的兼职导师,来教授学生专业的技能及知识。除此之外,还为学生们报销学费、住宿费、交通费及每月发放生活补贴。
公司每年还也会通过考试选拔两名最优秀的学生前往奥地利总部交流学习,聘请专业的英语老师教授英语口语及写作,帮助他们适应外企的工作环境。
自2013年以来,恩格尔上海以总部为样板由上海市职教处及欧洲职业教育联盟牵头,选定了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作为现代学徒制教育合作学校。截至目前,已经培养了近60名专业技术优秀的机电和数控专业毕业生,另有50多名在籍的学生也即将成为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我们算过一笔账,从2013年办学至今,公司已在现代学徒制项目总投入约为2000多万元,每年至少200万元以上。”陈启旻告诉记者,其中,不仅有教学场地,如钳工教室、机电教室,还有供学生们实践操作时所需要用到的设备、零件等等。
员工离开原因多与学历有关
“未来,技术人才会有更大市场需求。”陈启旻表示。自始至终,她都认为,学习好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拥有一门专业的技术,也可以成为企业需要的蓝领优秀人才,“一技傍身才是生活的底气”。
可是,这几年突如起来的变化让陈启旻有些措手不及,有员工离职了,也有学徒制的学生提出要转班级。
“坦白说,即便有员工离开也很少是因为薪资问题。”陈启旻直言。细问之下,究其原因,基本都和学历有关。
原来,恩格尔的现代学徒制毕业后取得的是中专文凭证书。在以学历、学习成绩为主流的当今社会中,这让不少“唯学历”为首的家长和用人单位不甘于此。不少家长更是反问企业:“我这孩子将来就是中专文凭,要是不在你这里干了,就这文凭出去还能干点啥?”
“离开时,他们也很无奈,但我们也不好阻拦,毕竟这些孩子是打算再去读几年书,提升一下学历。”陈启旻道出了原委。
面对离开的员工和学徒,厂长曹跃彬直接用“心痛”二字来形容,毕竟这都是公司花了真金白银和大把时间、精力培养出来的。
“明明有着很强的动手能力,出来就是一棵精打细磨的好苗子,却突然说要去读大学了。”曹跃彬坦言:“起初,我是不太能理解的,更是很难接受。”
在他看来,“一台价值千万的现代化机器,一个中专生能够让它开起来,也是很了不起的,也是很光荣的啊”。
上海生源越来越少,怎么办?
让曹跃彬忧虑的除了已经在读的学徒制之外,还有每年需要面对的招生问题。从近两年的招生情况来看,上海的优质生源越来越少。
“学徒制”项目负责人李桃仙对此也深有感触。“从我第一年参与招生以来,每年的生源质量都是下滑的。”他坦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更鼓励孩子去读大学”。
“不少家长认为,就算将来大学毕业出来找工作遇到困难,至少学历还在。”在李桃仙看来,这种追求学历的观念绝非个例,甚至在家长群体中越来越普及化。
久而久之,原本能在初中毕业生里招到中等水平生源的企业,只能退而求其次。“如今‘三校生’也都在考大学,留给我们可选择的生源质量可想而知了。”李桃仙说。
面对这些,曹跃彬不得不重新审视现状——必须重视现代工人对于学历的新要求。
“我发现,早在今年北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就已经释放出了积极信号。”曹跃彬坦言,自己也查了不少资料进行了解,发现当下一线职工、产业工人确实存在“学历焦虑”的问题。
综合考虑,改革势在必行。今年,恩格尔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升级”计划。一方面,其将在闵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与上海开放大学推出校企合作班,全额资助已经毕业及在读的学生们提升学历至大专。另一方面,同步推出“现代学徒制”2.0版本——通过“3+2”模式,设置大专学历教育。这就意味着,学生只需比四年的中专模式多读一年,就能获得大专文凭。“我们的生源蓄水池也能得以扩大了。”李桃仙看到了希望。
“我们将人才投资作为长线投资来对待,就是希望能够沉下心来培养他们。”曹跃彬告诉记者,而对于此前已经毕业并在公司就业的中职学生,也考虑到了他们更长远的职业发展,“希望他们在技术这条路上走得更加长远,在拥有技术的同时提高学历。技术和学历双管齐下,真正发挥产教融合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