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让改革者有奔头,让被改革者有甜头。”被列为“双百行动”企业以来,中国商飞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从自身实际出发,着手花大气力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牢牢抓住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这个“牛鼻子”,强化内生动力深化治理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改革,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公司面貌焕然一新,航空工业老兵自我强身健体,从传统制造业转型成为民机数字化‘尖兵’,再次焕发勃勃生机。”上航公司董事长郭盛杰说。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构建权力运行“铁三角”,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双百行动”启动后,上航公司作为中国商飞首批试点建立董事会的二级单位,在完成公司章程规定动作、构建董事会规范运行制度基础上,通过建立经营层与外部董事“结对子、定频次、明分工、保落实”工作机制,畅通沟通交流渠道,形成董事会运行“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良好局面;同时,厘清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确保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经营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
上航公司基本建成了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据郭盛杰介绍,近日他们已被中国商飞公司纳入“落实董事会职权的重要子企业名单”,授予全部6项董事会职权。
推进市场化用人
打破干部身份“铁交椅”,推进市场化用人。
通过横向到边,在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上动真碰硬,经理层成员100%签订“三书”,实施双“70”指标考核,制定具有挑战性的“执行维度”和“超越维度”经营指标,提升经营业绩责任书“含金量”,实现从传统的“身份管理”向市场化的“岗位管理”转变。
通过纵向到底,在上航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中全面推广契约化管理,采取逐级签约方式,实现经营指标向中层管理人员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绩效层层考核,显著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2021年上航公司营业收入预计突破8亿元,比2018年翻了一番,同期人员增长50%,大量引进数字化人才,为C919等型号研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构建正向激励体系
实施项目“双认”跟投,构建正向激励体系。
面对企业历史包袱重挑战,建立“双认机制”(认领任务、认筹绩效),设立专项任务“激励包”,并形成“按难度定盘子、按快慢调总量、按贡献划比例”的动态分配机制,将“预期稳定收益”变为“双向联动制约”,把“要我干”变为“我要干”。面对经营压力大、业务转型难等挑战,设立“六平八进十升”激励机制(按达成指标的“60%、80%、100%”兑现绩效额度),自我加压量化考核,分档提升市场开拓业务奖励。“双百行动”以来上航公司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加快经营模式转变,累计清理关闭34家三产企业,2021年新签市场业务突破4500万元,成功向大数据、工业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布局转型。
郭盛杰表示,国企改革无止境,上航公司将在“双百行动”改革基础上,厚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制度优势,继续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向改革要效率、向改革要活力,助力中国大飞机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