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用工观察|缺普工和技工!嘉定工业区春节后现结构性、短时性招工难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2-02-23 11:46

摘要: 又是一年春节后开工季,沪上工厂大多已经开工爬产。

又是一年春节后开工季,沪上工厂大多已经开工爬产,与往年相比,今年用工市场有何特点?招工难、用工荒等现象是否重现?近日,记者采访嘉定工业区,走访区内企业节后用工情况,了解目前用工市场的新特征、新趋势。


企业紧缺普工和技工


2月18日,随着员工到岗率逐渐提升,位于嘉定工业去的上海迅达电梯企业进入了加急生产赶进度的阶段。“春节前大量外地务工人员回乡过年,节后已经逐步返回工作单位。”迅达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春节以后由于疫情,工厂出现少部分员工推迟复工的情况。但绝大多数的员工都已正常返工,目前在可控范围内,不存在大量缺工情况。


不过,上述负责人也坦言,春节过后,劳务中介尚未开始正常推荐招工,根据目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她预计今年普工用工成本微涨,技术工人用工成本涨幅较高。同时,去年下半年以来,装配操作工等普工比较难招。“特别是焊工、折弯这类技术工种,招聘难度也大。工厂每年年中存在一定用工缺口。”


该负责人补充道,每年年中企业一线工人离职情况较多,去年劳务市场有明显的人力不足情况存在。她说,“年末也有缺工情况,主要是因为双十一、双十二,有空缺难以补充,还有就是员工辞职做零工到双十二后,然后好回家过年。”


另一家工业区内汽车零配件生产制造企业,2月8日已正式复工,然而截至2月15日,员工还仅到岗了一部分。该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确实面临人员不足的情况,“返乡员工一般都要到正月十五后才会陆续返回,有些可能就不回来了。”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制造业企业紧缺以操作工为主的普工和技工。


用工市场已是卖方市场


在区内制造企业招工信息中,记者发现,不少企业年后用工缺口在20人—40人。据嘉定工业区劳动所统计,目前区内企业普遍反映比较缺人,特别是生产线上的工人,涉及到具体岗位,目前企业招聘需求最多的是操作工、物流仓储和工程技术员。


此外,近年来,该区用工特点也发生着改变:随着近年嘉定工业区的产业布局和技术升级,该区域的用工特点逐步从低技能要求的劳动密集型用工向具备一定技术技能的用工需求转变。


一家专做长三角市场的劳务公司负责人直言,蓝领工人的招工难用工难已不仅是春节后的独有特征,最近两三年,全年都面临这一情况。用工市场已是卖方市场,几乎没有企业可以认为自己没有招工压力。


“原因一是年轻人觉得一线操作工作枯燥,不愿意从事流水线的工作;二是由于长三角生活成本攀升,在老家送快递开网约车,净收入可能比在一线城市还要多,收入倒挂也在增加长三角区域的招工难局面。”他说。


此外,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以往每年春节后的“春风行动”线下招聘活动也改成线上为主,但据嘉定工业区劳动所相关负责人透露,线上招工的效果并不理想。


高层次人才招聘难度同样大


不仅是一线普工和技工的岗位,高层次人才的招聘难度同样很大。以嘉定工业区为例,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人才市场对技能型、研发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需求比例大幅上升。


例如新能源汽车行业,研发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几乎每家企业近几年都在不断招募新人,而另一方面这一行业人才的流动率一直很高。芯片、医药行业的人才抢夺现状,同样如此。


不过,面对招工难用工难,嘉定工业区积极应对。例如,嘉定高科技园区就利用国家级留学生创业园和嘉定区科研院所集聚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结合多年来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工作,建立起了一套特有的“引才+暖才+育才+兴才”人才服务模式,使园区成为智能制造产业与人才集聚和活跃的地区之一。


截至目前,上海嘉定高科技园区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0人,浦江人才10人,海外归国留学人员300余人。积极为创业人才推荐申报国家、市、区人才项目;协调创业人才在园区“人才中心”“市出入境管理处工业区分中心”办理落户及出入境手续。整合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四位一体”的平台资源,让每位创业人才都能找到适合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人才集聚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前程无忧发布《2022年春节后才...

节后用工观察| 普工难招、人才频...

节后用工观察|沪快递、外卖返岗率...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