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六十多个外省实习生的“上海叔叔”!全力保供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远离家乡的孩子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陆燕婷 发布时间:2022-04-10 16:00

摘要: 疫情中,六十多位外省实习生有个“上海叔叔”。

柏青是沃尔玛大卖场上海杨行店的HR经理,六十几名在上海门店实习的外省学生口中的“叔叔”,一名戴眼镜的斯斯文文的上海人。


凌晨两三点,柏青还在接收实习生的信息。有孩子遇到坎儿给他打电话,哭了快一个小时,柏青也是倾听、陪伴。他说,上海疫情期间,在全力保供的同时,也同样要照顾好这群远离家乡、来到大城市摸索新生活的孩子们。


一声叔叔,应下来不轻松


柏青说,这一声叔叔,应下来不轻松。去年六月,实习生连同带队老师一行67人,坐火车走了将近1700公里的路,在上海下车后第一站不是去酒店,而是直接按照计划去打了疫苗。从这开始,分别在上海五个门店,在浦东、宝山两个区工作的这些孩子,他们的工作起居情况,就进入了柏青的工作清单。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


因为经历过2020年的疫情,有一些工作经验被保留了下来,并且长期执行。比如上面提到的第一站就是打疫苗,还有这样一些硬性的规定:实习生们的居住地,酒精、口罩常年不断;每天晚上查寝、检测体温。群里三天两头地发防疫情况的文字介绍、视频;每一个月的主题回顾,一定有防疫、安全的内容。


这样的校企合作实习生项目,开展下来不是一年两年了。柏青说,我们对疫情的敏感度很高,孩子们来了我们就一直讲。


3月1日,上海通报有第一例阳性确诊,柏青下午就在实习生群里@所有人,“请各位同学口罩+消毒+勤洗手!!”3月10日,实习生全部完成了疫苗加强针接种。3月16日,又是实习生全员核酸检测,一切正常。柏青在群里提示大家注意防护,也从两个感叹号,变成三个感叹号。他说“你们不要嫌我啰嗦,我真心希望大家平平安安来,平平安安回(学校)”。


当然,孩子给他的回复是,不啰嗦不啰嗦。



遇到困难,耐心地倾听和陪伴


随着疫情严峻,困难开始出现。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一部分门店立即闭店,有的实习生只能呆在门店里,有的被封控在公寓出不来。初入社会,又遇到这么突然的情况,哭的也有,沮丧的也有。柏青先从物资保障入手,尽力安排让大家不缺吃喝。


有的孩子遇到困难需要协助,柏青就会想尽各种办法,寻求各种帮助,协调所有资源,甚至有的情况要经过11个小时的跟进和处理,终于帮助孩子解决了困难。


有的孩子在疫情过程中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给柏青打去电话。“孩子哭了快一个小时,我说的话没有超过10句,主要是耐心地倾听和陪伴。”柏青说,愿意给我打电话,绝对是信任。


柏青说,这种工作的技术性难度不能说有多高,最大的是对自己心灵上的冲击。实际上,从3月16日开始,柏青也已经处在居家办公状态,出不了门。除了看好他的这六十几个实习生,柏青还有大量的事要做。从门店管理层到员工,许多人都在封控状态,开展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是自己的孩子,要照顾好


柏青很感谢同事们的帮助。“这孩子是我自己的!”在公寓封控的实习生做不了饭,电商主管沈海燕自己提出来,她会把她的孩子顾好。所以,部分孩子的饮食物资,是沈海燕的丈夫,在做志愿者外出送物资的时候,到处找开着的店,买各种东西给送过去。


柏青也很感谢学校的支持。现在,每天早上8点,下午4点半,他都要跟学校开会。当地的省教育厅领导,在听取专题汇报时,对沃尔玛在疫情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种被感动的感受,我不知道你能不能体会。”柏青说,他很感谢孩子们。现在大家的情况逐渐好转,在门店的同学,有的也开始积极投入到复店工作中。实习生反过来嘱咐他,要注意身体,再忙也要好好吃饭。


这就是这个春天,60多位外省实习生,和他们的上海叔叔故事的一部分。愿疫情过后、晨昏欢笑的学生生涯结束后,无论走到哪,还能碰到他们的上海叔叔。



通讯员:胡佳恒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召回500名一线员工重返保供队伍...

记者在“疫”线|坚持“保供”不停...

记者在“疫”线|探访生鲜前置仓:...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