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个子不高,扛起20斤一袋的大米依然有些吃力,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往下弯。上海保供期间,这位90后的菜鸟配送员至今已连轴转15天,为周边社区送去了近3000斤大米,以及数不完的“柴米油盐”。不少人喊不出她的名字,但都知道有一个“送大米的小姑娘”在附近日夜奔波。
李小雨在上海负责天猫超市的包裹配送,送的都是民生物资。
由于自家小区封控,李小雨把“家”安在了浦东新区高科西路1841号的菜鸟旗下的丹鸟物流花木配送站。这里原有14名配送员,主要负责配送花木街道、塘桥街道和北蔡镇三个区域,现在按照疫情管控的要求,加上李小雨只剩6个人,“相当于6个人要干14人的活。”
实际上,因为疫情导致库存积压了大量订单,李小雨每天至少要送200件包裹,一次200-300斤打底。工作量比平时翻了一倍。
每次送货前,李小雨总要尽可能往车上塞包裹,连车把上都挂满了袋子。“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多送一件是一件。”李小雨说。
她是花木站里唯一的女配送员。在同事眼里,她是一个女汉子,做什么事都不服输,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性别而被男同事特殊照顾。“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一直就把自己当男的。”片区负责人帮她粗略算了算,这半个月里,李小雨一个人就给周边市民们送出去了3000斤大米。
实际上,“大米姑娘”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但都留在了河南老家,由老人照顾。3年前,她跟着丈夫从老家来上海打工,经人介绍加入菜鸟做了配送员。
这些年,她渐渐地把上海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希望在这里扎下根来。她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特别融洽,大家都互相鼓励,比谁送得多,没觉得日子苦,反而特别有劲!”
所以当上海疫情发生,李小雨坚定地选择了留守。老家的父母不断打电话催她离开,父亲跟她说,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不能没有她。
“我跟他们解释,既然我在上海,又从事快递这一行,就想出一点力。”李小雨最终说服了父母,并承诺会照顾好自己。她也按照约定,每天晚上会和父母、孩子通电话报个平安,这也是她每天最期待的事。
她每晚睡在车里。身高1米63的她,在车内也感到空间狭小,经常睡到半夜发现腿麻了,只好出去转一圈再回来继续睡。但这些,她从来不跟家人提起。
这半个月,李小雨发现返岗的同事越来越多。4月8日以来,菜鸟陆续增派500名配送员保供上海,支持天猫超市等物资送达社区。这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快递小哥回来和李小雨一起为客户送去“柴米油盐”。
“现在客户一接到我们的送货电话,可激动了,他们没想到我们还能送货,都忙着说谢谢,很多人还会嘱咐我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客户的理解和鼓励也给李小雨坚持下去的动力。
她形容自己有一种小小的使命感,“就想着以自己最小的力量,能做一点奉献就做一点。”
记者与李小雨对话:
记者:几号开始从家里出来的,是自己主动要求留岗的吗?为什么会坚持留守在站点?
李小雨:3月18号因北蔡街道及小区管控,居家隔离不能上班,看着疫情日益严重,在家里心里着急,想出一份力量。3月22号我主动申请复工返岗。直到28号浦东通知全体核酸要求居家隔离,4月1号公司提供通行证,街道同意后再次返岗。作为站点的一员,在大家都被隔离的时候,希望能站出来帮站点分担一点压力。当时没顾虑危险,只想着尽快把货物送出去,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记者:现在每天要配送几个小时?一日三餐能照顾到吗?
李小雨:平均每天配送10个小时左右。由于站点不能做饭,公司会提供泡面、面包等物资,站点也在尽力解决大家的需求。但是疫情面前,我觉得这些都不是困难,大家在一起挺有奔头的。
记者:孩子留在老家,家里人知道上海现在的情况吗?他们一定很担心你吧
李小雨:家里人知道我在上海送快递,我们每天都会和家里老人、孩子打电话,报平安,他们很关心我在上海的情况,孩子也会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也会嘱咐他们戴好口罩、注意安全。
记者: 为什么每晚睡在车里?一个女孩子这段期间是否有很多不方便?
李小雨:站点其他都是男性 ,他们在站点里打地铺,我一个女生不太方便,就睡在车里。由于空间小,到半夜的时候,总会压着腿,疼醒了就出来走两圈。除了这个,我和大家伙都一样,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我也不想被特殊对待。
记者:最近电商慢慢开始恢复运力,你作为配送员是不是也感觉到了变化?
李小雨:最近单量越来越多了,我们也很高兴,不仅是因为可以多挣钱,这也意味着解封越来越近,希望上海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来上海3年了,我也是第一次看见这么静谧的上海。以前车来车往的,现在路上很安静。希望疫情早点结束,上海能恢复到以前熟悉的样子,那才是我喜欢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