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3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了解到,此前本市开展了2021年“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创建以及“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复审,拟授予528家企业“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称号。值得注意的是,本市拟取消90家企业“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称号,这一数量创下了近三年之最。
记者查询发现,2020年时,因复审未达标,有19家企业被取消了“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的“招牌”;2021年时,数量上升到了48家企业。而今年被取消称号的企业总数进一步扩大,达到了90家之多,其中不乏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强生宝隆出租汽车有限公司、上海体育场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富豪东亚酒店等知名企业。
虽然相关部门并未具体公布这些企业究竟为何被“摘牌”,但据了解,申城对获得“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称号的企业,每年会开展一次复审工作,如果复审未达标,就会被取消称号。不仅如此,如果企业发生《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指标表》中“一票否决指标”情形的,也会被取消称号。
据了解,本市对于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打分表”共分为规范性指标、建制性指标、发展性指标、感受性指标、减分指标和一票否决指标六部分。
其中,“减分指标”中,“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工未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建制不全”者均扣3分;“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多”、“劳动争议数量多”、“工伤事故多”则扣分从2-6分不等;“员工流失率高”要被扣2分。
而“一票否决指标”共分为7种,分别是“逾期未履行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理决定或受到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行政处罚”、“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因劳动保障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恶意阻挠建立工会”和“创建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
根据此前确定的目标,十四五期间,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数将保持在1万家以上。企业关爱职工,政府也会奖励企业。记者了解到,对于“上榜”的企业,只要符合相应条件,就可以享受到一系列政策激励,包括不纳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主动监察范围;不纳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主动审计稽核范围;在申请实行其他工作时间制度并获批时,适当延长批复有效期;可优先申报首席技师资助、上海市技术能手评选等项目,享受企业职工职业培训补贴的优惠政策。而对于被取消“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称号的企业,还将由测评单位开展跟踪辅导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