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完成修订工作,其中因为产业转型升级催生了一些新职业,比如,火锅料理师。
记者获悉,火锅料理师被定义为:从事火锅锅底、酱料、蘸料的制作,菜肴预制,菜品切配并具备一定餐饮经营、管理能力的人员。此次大典将“火锅料理师”列入中式烹调师职业下的新工种。
面对“火锅料理师”成为一个新的工种的消息,在火锅底料研发和生产领域深耕近三十年的周长春并没有感到意外。在1994年海底捞成立之初,周长春就在海底捞门店做炒料师傅,如今他已蜕变成海底捞锅底组高级研发员,为海底捞锅底研发团队提供技术指导。
从业近三十年,周长春见证了海底捞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之下,火锅底料研发工作要求愈发系统化、专业化、智能化,“随着时代变化,我觉得我的工作,越来越不简单。”
在早些年,作为“炒料师傅”,可以更多依靠自己的美食经验来寻找灵感,但随着海底捞规模化发展,对产品的品质的稳定性、食品安全性都有着更高要求,作为“高级研发员”则必须学会去借助现代化工艺,实现数据化掌控火锅底料详细配方和制作流程。
“以前我们大多是依据经验,炒料师傅感觉料放的差不多了,炒的时间差不多了,就可以收锅了,而现在跟以前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了。”周长春举例称,其团队最新研发的泡菜鸭锅底锅底里的酸菜,他们就炒制了不下80次,主要探索怎样把酸菜这种古法发酵工艺进行规模化复制,才能保证出厂的火锅底料各成分配比、口味、色泽等方面,都符合样品标准。
据海底捞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职业信息的公示发布,对于增强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度、促进就业创业、引领职业教育培训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他们将根据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设立更专业更细分的专业岗位,更具职业化的方式培养人才,开展更多专业技能培养课程和交流,拓宽从业人员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