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智联招聘与泽平宏观联合发布《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报告。从行业看,“95后”更多分布在新兴行业。
数据显示,中国共有约2.6亿“95后”人口(1995-2009年出生人群,现为13-27岁),劳动年龄的“95后”人口约2亿人(16-27岁),占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的22.7%。
目前,智联招聘有约2.9亿个人注册用户,月均活跃用户数约4632万,其中,求职人才即当年有简历投递行为的用户中近9成为专科及以上学历,远超全国就业人口总体的22.1%;在求职人才中,约52%为16-27岁人才,即“95后”人才;在其中,约50%为跨城求职者,即现居住城市和简历投向城市不同。
从性别看,“95后”女性求职占比相对总体更高,“95后”流动人才中女性占比更高,性别比例更加平衡。
从学历看,54%的“95后”流动人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低于总体的56%。“95后”流动人才中高中及以下、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12.9%、33.3%、48.1%、5.7%,本科及以上合计53.8%。
从工资看,“95后”流动人才中月收入6K以下占69.3%,远高于总体的51.9%。因为“95后”人才多为职场新人,收入较低,同时低收入会降低工作满意度和在城市中的归属感,从而更倾向跨城求职。去年“95”后流动人才中月收入4000元及以下、8000元及以上占比分别为42.3%、10.2%。“95后”流动人才月收入水平较去年相比明显提升。
从行业看,“95后”更多分布在新兴行业,其流动人才在IT行业占比为24.0%,高于总体的18.7%,而在地产、制造业合计占比25.1%,明显低于总体的33.3%。
“95后”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生产/加工/制造,分别占比24.0%、14.0%、11.1%,合计占比49.1%,总体求职人才最多的也是这三个行业,合计占比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