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企业职工占比达到近八成!虹口评出十名工匠和十名青年工匠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3-03-28 14:22

摘要: 虹口区此次评选出的工匠是在该区范围内表现出现的各界优秀人才,在各单位做出出色成绩,具有行业内技能领先的职工。


3月28日,记者从虹口区了解到,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劳动光荣,努力提升产业职工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支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该区区第二届十位工匠日前评出,分别为:王文玮、方勇、史彬、任国红、陈刚、罗钢、洪光胜、詹长光、簿化君、戴亚俊;王德华、陈晨、徐聪等10位虹口区首届青年工匠,王毅、方志远等7位虹口区青年提名工匠也同时出炉。


据了解,虹口区此次评选出的工匠是在该区范围内表现出现的各界优秀人才,在各单位做出出色成绩,具有行业内技能领先的职工。在这批工匠和青年工匠中,高科技企业职工占比达到近八成,有些工匠在其自己从事的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科研领先优势,有的产品还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第八研究室紫外可见薄膜组长、高级工程师陈刚是此次评选出的虹口区工匠。他在担任“高分七号”薄膜主管设计师时,使用亚纳米滤波技术解决了大口径超窄带滤光片的研制难题,极大提高了系统能量,并成功应用于空间光学测距试验,传回了高质量的图像和测距数据。今年40岁的陈刚,还先后担任“天问一号”薄膜主管设计师和承担“墨子号”卫星主载荷的光学薄膜研制工作。在主管设计“天问一号”薄膜时,陈刚通过技术攻关与工艺优化,突破了宽光谱分色的瓶颈技术,在中心分色片上实现了紫外可见以及近红外宽光谱分色,其性能大幅优于美国好奇号火星车上使用的中心分色片,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制的五通道集成滤光片应用于“海洋一号”C星上,在保证光谱性能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光谱间串扰问题,获得了2020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被评为虹口区首届青年工匠的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专业工程师的焦婷,是位1992年的年轻技术人员。她多次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及上海公司支持科技项目,主导了超导电缆示范工程研制、试验、敷设、运行维护等全过程的研究工作;是超导电缆“全科体检医生”,成为推动首条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落地的骨干技术成员。作为工程竣工试验的总负责人,焦婷连续40天在现场开展全过程试验,提出超导电缆绝缘老化状态无损检测方法,研制出变截面电流引线、三相一体的超导终端。她出版的专著《超导电缆在城市电网中的应用》,成为超导电缆范工程应用上海样板。


虹口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评选工匠旨在展示工匠风采、弘扬工匠精神,鼓励各界职工钻研技能,从而发挥工匠的示范带头作用,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头图为工匠陈刚正在进行科研攻关。宏新摄影

通讯员:龙钢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四位“大咖”畅谈创新创业!202...

提供逾300个岗位,最高月薪5万...

就业有困难,大家来帮忙!杨浦举行...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