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段名为“李佳琦面试75岁奶奶主播”的视频引起了社交媒体的广泛关注。这段视频的出现,让人们重新思考了关于年龄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有网友评论指出,老年主播的出现,对于就业市场和老年人群体都具有重要意义。
观点一
可靠、稳重成中老年主播亮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播行业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和社交方式。在这一行业中,年轻人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老年人也开始逐渐涌入这一领域。
有观点指出,中老年人作为一个庞大的人群,在直播行业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他们在这一领域中的表现和需求也与年轻人有所不同。有报告指出,一方面,中老年人更加注重直播内容的质量和可靠性,他们更喜欢观看一些有价值的内容,例如知识讲座、健康养生等;另一方面,中老年人也更加看重直播主播的素质和形象,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一些稳重、有亲和力的主播进行观看。
在直播行业中,中老年人也开始逐渐成为了一些主播的粉丝。这些主播通常是一些年纪较大的人,他们在直播中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兴趣爱好等,与粉丝们进行交流和互动。这种交流和互动不仅满足了中老年人的社交需求,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学习和娱乐的方式。
同时,中老年人在直播行业中也开始尝试成为主播。他们通常选择一些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直播,例如烹饪、手工制作等。这些直播内容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爱好,也能够为其他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学习。
总之,中老年人在直播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他们对直播内容的需求和选择也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在未来,随着直播行业的不断发展,中老年人在这一领域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观点二
有积极的态度,就能“老有所为”
有皱纹和白发,同时又能干自信,中老年人发挥余热应聘主播,已并非新鲜事,他们“有年轻人所没有的生活经验”,认为再就业“能感染身边老年朋友引发共鸣”。阿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平台有1.8万名活跃的银发达人主播,银发店主活跃网店数超过94万。
有网友认为,老年主播的崛起为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一个日益老龄化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意识到他们仍然有能力和价值,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赚取收入。
以最近这起“75岁奶奶应聘主播”为例,在面对李佳琦这样一个品牌代表时,奶奶展现出了很强的自信和生命力。她不仅展示了她对美妆行业的热爱和专业知识,还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老国货。她的坚持和自信给其他人带来了很大的启示,无论年龄如何,都可以拥有积极的态度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都认为年龄是限制他们发挥潜力和实现自己理想的因素。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年龄不能消除人们内心的渴望和抱负,它只是一个数字而已。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依靠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和背景,却忽略了很多具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人。这次的面试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位75岁的奶奶虽然外表看起来不像是一名美妆专家,但她在这个领域拥有着非常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不仅如此,随着老年主播的数量增加,也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出现,例如视频制作、后期编辑、营销等。这次的面试不仅展示了一个积极、乐观、充满活力的老年求职者形象,也启示人们年龄并不是能力和创造力的限制。岁月虽然会给我们带来体力和精力的衰退,但心态和态度才是一切的关键。
观点三
老年主播崛起是双赢局面
还有观点认为,老年主播的崛起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不仅为就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老年人群体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福利,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有评论指出,老年主播的出现对于老年人群体本身也具有深远影响。老年人通常面临着社交孤立、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而成为主播可以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拓展社交圈,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从而改善身心健康状况。
此外,老年主播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娱乐选择,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变化,与年轻人保持沟通和互动。这也有助于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孤立感,促进老年人群体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而且对儿女来讲,老人有自己的爱好,自己喜欢的事业去做,而不是整天围绕着家庭、儿女打转,也更省心。
观点四
老年人再就业,保障还应先行
和视频中这位75岁奶奶一样,无论是出于增加经济收入还是实现职业使命感,或者是发挥专业所长和寄托工作情感,不少老年人都有再就业的强烈需求。然而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保障老年人再就业,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雇佣老年人隐含的法律问题。
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无法与之签订合同。在工作过程中,很多老年人已超过退休年龄,和用人单位是否构成劳动关系,当遭遇劳动侵权、发生工伤事故时如何保障自身权益,往往容易引起争议。
多位相关领域研究人士都提出,我国在老年人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应进一步完善,比如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劳动时间等都应有法律约定,不然可能会影响老年人再就业的推进。
有专家指出,保障老年人就业权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全社会相互配合、通力合作。企业也应主动作为,依法与就业的老年人签订劳务合同,明确报酬、医疗、其他待遇等权利和义务,共同为老年人就业撑起权益保护伞。
90后观点
老年主播展示了一种新文化交流方式
随着新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直播行业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而在这个领域中,老年人的表现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此前,有媒体曾报道过一支沪上直播阿姨团。这个团队的成员年龄都在60岁以上,她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有些人是退休老人,有些人则是业余爱好者。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直播行业充满了热情和信心。她们认为,年龄并不是限制,只要有激情和创造力,就能在这个领域中取得成功。
阿姨团队的成员都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阅历学识。她们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看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这些优势使得她们在直播中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魅力和特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剧,老年人市场成为了直播行业的一大商机。而银发主播则成为了这个市场中的一股新力量。他们用自己的表演和知识,向年轻观众传递了年龄不是限制的信念,同时也展示了老年人独特的智慧和魅力。
笔者认为,年龄不应该成为限制,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实现它们。老年主播们的成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文化交流方式,也为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和共同体感。
70后观点
投身新媒体,如何围绕“老”做好文章
老年人投身短视频、直播风口,无论从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还是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等角度,都是一件好事。但有两个方面,还是需要扬长避短。
同济大学物理学退休教授吴於人,以网名“不刷题的吴姥姥”开设了自己的空间,并收获了大量的粉丝。
吴姥姥运用自己的学识,不急功近利,真正做出有利于青少年的视频,笔者以为,这和那些追求流量、力求短期爆红的网红有着天壤之别。老年人以这样的心态、内容涉足新媒体领域,是真正发挥了年龄优势。
相反,一些MCN机构将触角伸向老年人,通过让老年人“卖惨”,赢得年轻人,特别是一些女性受众的同情心,从而达到带货的目的。这些机构的行为也是有欠道德的。
在直播间带货的老年人,不该成为某些机构用以博取同情、吸引用户下单的“深夜表演者”。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