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没意思、领导难相处,还不如不干了。这是不是很多年轻人踏入职场后的真实想法?
近日,北京西城法院发布了“涉新生代劳动纠纷典型案例”,近三年来该院的劳动争议案件数据显示,20-35岁的新生代劳动者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占比上升了16%。而这些案例中,除了体现出新生代劳动者维权意识强的特点之外,也反映出了离职原因的多元化,其中“冲动型”离职不在少数,加班、人际关系等成为主要诱因。
年轻人初涉职场,往往因为“不开心”,一言不合就和单位“拜拜”了。
在这里,我要劝年轻的朋友们悠着点。
首先,当前就业市场的总体态势依然严峻。虽然4月份的失业率已降至2019年疫情前的统计水平。但是,青年人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首次突破20%。从中可以看出,就业压力的主要承担者是青年人。
其次,年轻人要了解“工作”的意义所在,三思而后行。要知道,工作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也意味着并非是用来让自己开心的,甚至可以这么说,在工作中,遇到不开心是常态。毕竟职场不是儿戏,成熟的职场人需要分析得失,权衡轻重,才不会作出后悔的决定。如果单纯以开心不开心来衡量工作,那结果很可能就是频繁离职、没有工作找上门。
最重要的是,动不动就说辞职,对未来没有任何帮助。360的董事长周鸿祎就曾感慨地指出,现在很多职场的年轻人太着急了,初入职场就恨不得立马成功,不能成功就“一言不合就辞职”。要想职业生涯往上走,必然需要时间的沉淀。
另外,需要奉劝年轻人的是,不可否认,伴随着新业态新经济的发展,的确出现了部分网络直播、带货、短视频制作等“一夜暴富”的情况,但任何行业的头部都是有限的,缺乏相关资源和技能,盲目投身其中,只怕会得不偿失。而像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等岗位,眼下在不少区域也出现了饱和。
总之,当你打算辞职的时候,想一想:一,是不是只是因为要逃避什么,二,接下来的出路找好了没有。千万不要鲁莽做出决定。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