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从北大毕业,经过多年打拼在猪肉零售领域赢得一片天地的陆步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大学生就业难,关键问题在父母,他们辛辛苦苦把孩子培养出大学生,如果孩子去做工人、当农民、送快递,他们会觉得没面子。
观点一
家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职业选择
学历含金量被稀释和就业困难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社会性话题,很多行业精英和专家人士,也加入“就业难”的探讨之中,网名“北大屠夫”的陆步轩就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觉得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点在于父母,很多家长觉得自己辛苦培养出来的一个大学生,让他们去当工人、农品、送快递、送外卖有些屈才,自己也会没面子。支持其言论的网友指出,学生迟迟无法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有时候确实是家长造成的。
这一观点认为,很多人说现在大学生之所以陷入就业困境,就是因为无法自己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导致陷入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内。但是陆同学的说法也有一些道理,有时候学生无法真正走入社会,家长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家长将太多的希望和寄托放在学生身上,尤其是那些普通家庭走出来的学生,身上更承载着家长的希冀,所以不是不想放下身段,而是不敢放下,生怕让父母失望。
而且有的时候学生自己都降低了要求,但是到了家长的嘴里就是“不长进”,甚至还觉得自己孩子丢人,本来学生心里就有落差,在父母那里还得不到认可和鼓励,学生的痛苦可想而知。所以有的时候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想法,也会制约学生的职业选择。
当然这一观点并不支持说大学生就业难就都是家长的错,自身想法不够现实、整体环境不够好等等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只不过如果家长能够提供支持和肯定,也许能帮助大学生求职时,获得更自由、更广阔的职业选择。
观点二
大学本科早已不是“精英”教育
上大学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可能多数人的回答都是:拿个好文凭,将来找个好工作。因此很多人觉得考上大学将来就能拥有合心意的工作。而放在老一辈的身上,大学生确实是不愁就业的,但是现在学生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学历起点更是一提再提,本科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所以陆步轩就说出了一番扎心但也很现实的话,他说学生和家长都要认清现实,现在大学教育是普通教育,别把大学生当精英看,就连外卖行业30%都是大学以上文凭,所以没什么丢人的,在现实面前,大家就应该先找一份事去做,然后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位置。
他能说出这番话,是因为自己经历过就业的困境,所以对于现在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北大毕业都是精英学子,从事的工作也都应该是比较体面的,但是陆步轩却不走寻常路,从北大毕业之后被分配到柴油机厂工作,随后就下海经商,尝试过很多种职业,最后选择做“屠夫”——进入猪肉零售行业。
因此有观点也指出,这确实是一番很清醒的发言,可以说话糙理不糙,在就业问题上,学生和家长的心态都要转变,否则就会让学生陷入困境。
“就业大环境不好,学生和家长都要认清现实,别被陈旧观念束缚,”有网友评论,老一辈大学是精英教育,现在已经成为了普通教育,家长和学生就没必要把自己大学学历看得太重要,认清现实之后才能更好地寻求出路。应遵循“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生活”的原则,将自己的标准放低,或许工作就好找了,心态也能更平稳一些。
观点三
根本原因是应提高对劳动者尊重和回报
有观点指出,“父母觉得没面子”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发展中把“劳动光荣”四个字丢了。归根结底,觉得晋升空间小、感觉屈才、没面子、工作劳累工资低、社会认可地等,才是家长不愿孩子从事蓝领等岗位的本质原因。
那么劳动者为什么不光荣了?因为社会给予劳动者的尊重和回报太少了,劳动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这一观点认为,很多青年和家长不考虑蓝领工作,除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社会地位不太高以外,还有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等社会氛围方面的顾虑。
的确,通过有关部门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技术工人的待遇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是不相适应的。我国从2013年开始就一直多次强调,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劳动的氛围。因此,近年来,国家始终强调“劳动光荣”,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劳动者的地位和待遇。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企业和机构也在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和待遇,来留住和吸引优秀的劳动力。这些都是对劳动的尊重和重视,也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和推动。
只有不断努力营造尊重劳动的社会风尚,弘扬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才能在根本上改变就业观中固有的偏见。
观点四
关键要解决好“结构性”就业难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陆步轩表示,自己的猪肉公司在招人上,迟迟招不到,因此他说:“我们现在没有就业问题,但会有结构性就业问题。”
不过,也有专家对此表示并不完全认同,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就表示,快递或外卖行业中30%以上从业人员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意味着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源是经济下行压力过大,而不是有人所说的父母问题。从全社会的角度,如果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是做工人、当农民、送快递,那么也没有必要一年培养一千多万大学生,不仅仅是教育浪费,更严重的是学无致用,教育结构与需求错位。
因此,他认为,当前的问题是一些受过多年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与其长期接受的教育没有太大关系,这对国家而言是一种浪费,对他们自己也是浪费。所以,当前要解决大学生的结构性就业问题,最关键的是做好稳增长、稳经济,一方面,创造和提供更多能够让大学生充分发挥所学知识的岗位;另一方面,通过更完善地职业教育让一部分年轻人能够进入到实操型的岗位。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