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日本一家名为伊藤忠商事公司自2010年开始宣布禁止加班,在过去的十年里,这一做法带来了惊人的效果。不仅利润大幅提升,员工的生育率也实现了惊人的翻倍。截至去年3月的数据,几乎每名女性员工都生育有2个孩子,远超日本的全国生育率(约1.3)。一时间“日本一公司禁止加班10年后员工生育率翻倍”的新闻冲上热搜。
观点一
“禁止加班”缓解员工“没时间生娃”
日本的少子化问题,比想象中还严重。不过,日本大型综合商社“伊藤忠商事”,近十年来却实现了员工生产力和生育率同时翻倍增长的佳绩。
日本企业加班成风,已经成为东亚国家中最典型的代表。但让人倍感意外的是,伊藤忠商事于2013年就给出了“禁止晚上加班”的改革方案:禁止晚上8点后在办公室工作。除了极个别例子外,几乎全面取消加班。公司安排保安和人力资源员工巡视办公楼,告诉员工回家。那些坚守在办公桌旁加班的人被告知第二天早点来完成工作,并会额外得到报酬。
该企业CEO在采访中表示,之所以要“禁止晚上加班”,最初的考虑是:“让员工在短时间内高效工作,剩下的就是属于自己的时间。”
这样坚持十年后,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和日元疲软,公司的利润大幅提升,每位员工的收入也翻了五倍多。同时令人惊讶的是,公司的做法还对出生率产生了巨大影响。
有观点指出,原本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禁止加班”的制度却恰恰切中了年轻人“没时间生娃”的要害。
在不久前,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的超时工作问题,已造成年轻人没时间恋爱、没时间育儿、没有家庭时间,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结婚率、生育率降低等情况出现。她认为,根本原因是年轻人因超时工作带来的“没时间生娃”,这个问题不解决,提升生育率的其他办法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他建议,充分落实八小时工作制,不但对结婚率、生育率提升有促进作用。
支持这一观点的网友认为,如果“禁止加班”能够成为社会、企业的共识,那么将彻底改变“没时间生育”这一现象。员工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照顾家庭,这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从而鼓励年轻人迈向家庭的下一个阶段。
观点二
本质是解决了生育员工的后顾之忧
加班问题让年轻人没时间结婚生娃,是根本原因吗?对于“日本一公司禁止加班10年后员工生育率翻倍”的新闻,有网友直言不讳,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是给到了适育年轻员工最基本的生育环境。
诚然,如今许多年轻人害怕因为婚姻和生孩子,最大的顾虑其实是怕耽误了事业和自由。有网友表示:自己也想结婚生子,但是因为房贷压力大,自己的工作能力又不够,所以担心结了婚会耽误自己的工作,影响自己的收入。
显然,日本这家公司做到了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比如,根据报道,在许多其他企业怀孕实际上标志着女性职业生涯的结束。但伊藤忠商事的许多女员工都回来工作了,并且重返原岗位。并且这家公司“禁止加班”的规定,只是禁止晚上加班,做不完的工作可以改成早上早点上班,仍然有加班费,同时晚上可以早点下班。如果有育儿和介护需要的员工,甚至可以在下午3点后就结束工作。员工下班后,可以去医院、去学校接娃、去娱乐、回家做晚饭、辅导孩子做作业,这样可以让女员工兼顾工作和照顾孩子。并且公司有准备免费早餐,并设立托儿所,尽量为员工生活提供方便。
另外,出生率下降的最大原因是经济地位较低的人没有能力养育孩子,而伊藤忠商事的员工则是高收入阶层的代表。2023 年,该公司员工平均年收入为17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9.7万元),是该国平均水平的四倍。
如此,不会因生育失业、加班时间自由且劳有所得、收入稳定又有竞争力,福利待遇完善等综合性因素推动下,才是该企业员工生育率翻倍的真正原因。
观点三
只有严肃法律法规,才能提升生育率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提议,提高生育率,应加强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休息权保护。可谓是说到了年轻人的心坎里。有网友直言不讳,劳动法不严格落实,生育率谈何反弹?
有调查显示,大型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在这些单位的派遣工中,愿意生育的比例远远大于不愿意生育的比例,分别是69.45%、74.94%、79.1%。相反,个体经营、小型私企、大型私企的比重是54.55%、53%、53.57%。说明职工所在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对生育率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根本原因是个体经营、小型私企、大型私企的社会保障不健全,就业不稳定,生育直接影响自身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一般而言,大型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劳动保障相对健全,劳动者权益相对容易得到保障,节假日工作时间相对有规律,不会随意加班,起码不会出现“996”、“007”的现象。即使偶尔出现,也会在考核中得到承认,并且女性在休产假后工作岗位、职位往往不会丢失。
有不少年轻人提到,自己努力工作、努力睡眠,本质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是现如今,996的工作制度,让年轻人的放松,成了奢侈。可就是这种不合理的现象,竟然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些公司,推出了一些不合理的加班方式,比如“动态优化”、“KPI增长”等方式,将“业绩”与失业、岗位边缘化挂钩,让员工“自”愿加班。甚至有些地方,用各种各样的“花招”不付给员工加班费,剥夺员工的正常权利。
而这种现象继续下去,只会让当下的年轻人生活越来越压抑,最后反应到生活中,就是年轻人越来越没时间恋爱,也没有心情恋爱。
90后观点
企业应建立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工作制度
“日本一公司禁止加班10年后员工生育率翻倍”,这个令人鼓舞的案例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健康的工作环境是公司长期发展的关键。过度加班不仅不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也没有任何好处。因此,其他企业应该引起警觉并学习此公司的做法,建立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工作制度。
携程创始人梁建章也是一位人口学专家,一直提倡多育,在携程内部也身体力行,给员工提供较好的生育福利。此前,携程就在公司试点,推出混合办公管理。具体而言,自2020年3月1日起,每周三、周五,携程各事业部、职能部门可根据实际管理需求,实行或逐步推行1-2天的混合办公,即每周有1-2天,符合条件的员工可自行选择办公地点。
在支持混合办公的员工调研中,投票最高的3个理由分别是,减少了通勤时间,时间利用更高效(93.6%);便于平衡工作和生活(78.4%);幸福度高,工作上更有创造力(75.1%)。
可见,合理和可持续的工作制度,是企业、员工和社会的多赢。不仅在不影响效率的情况下提升员工的满意度,还有利于家庭和谐、女性职业发展和提高生育率。
70后观点
提高生育率,单位必须有作为
日本这家企业的作法,给了当下国内用人单位不少启示。
首先,我们很多单位倡导的是“苦干”、“猛干”、“加班干”……认为这样才能创造效益。事实上,如果员工能在一个提倡效率的环境中,提倡“巧干”以及合理付出,同样能给企业创造效益。
其次,在整体“内卷”的氛围下,如果用人单位注重员工关怀,让员工干得舒心、放心,一定也能吸引到相当一部分的人才,从而支撑单位更好的发展。
第三,提高生育率,单位必须有作为。现在国家为了提升生育率,政府层面出台了不少政策。但事实上,更了解自己员工情况的是用人单位,如果后者能够出台一些“接地气”的规章制度,比如上文中的日企那样,就能对促进生育产生更好的效果。
最后,有网友认为,日本的伊藤忠商事属于日本国内的头部企业,有不加班的“底气”。所以,笔者认为,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促进年轻人生育是给钱、给时间,还是给服务,完全可以多听听员工的意见。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