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话题|暑期里,职工“带娃上班”会影响工作吗?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3-07-16 17:36

摘要: 暑假已至,“带娃上班”不断冲上热搜。

暑假已至,“带娃上班”不断冲上热搜。近日,湖南一企业为解决员工照料子女问题,不仅允许全天带孩子上班,还聘请了专职课后辅导老师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


观点一

允许员工“带娃上班”是贴心的好福利


近日,湖南邵东一企业为解决员工照料子女问题,允许其全天带孩子上班。厂内设有托管所,还聘请了老师辅导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既保障了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又不会打扰员工工作,解决了许多双职工家庭的带娃困境。视频里,员工小孩会热情地和厂长打招呼,厂长也会为孩子们带零食。不少网友都羡慕这样的待遇,为厂长充满人文关怀的举措点赞。


大部分网友对此表示支持。他们认为,企业打造生育友好的环境,既是在为员工谋福利,充满了人性关怀,也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允许员工带娃上班”虽然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但懂得换位思考、愿意排忧解难的企业,自然会在员工心中有足够的位置,所体现的善意和温暖不仅能让员工捕捉到和感受到,也一定程度上会提升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形象。


最重要的是,允许员工“带娃上班”,是企业“善解人意”、急员工之所急的贴心之举。如今,年轻人在职场打拼实属不易,用工单位尽其所能为员工解除后顾之忧,让大家更安心地工作,既提升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还能为企业赢得社会好评,增加企业吸引力。


观点二

一定程度上降低职工生育焦虑


可以肯定的是,“允许员工带娃上班”,既能够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爱和企业人性化的管理,也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往大了说,这一做法也能缓解长久以来就业和婚育之间的矛盾,有望实打实解决上班族面临的现实问题,降低了大家的生育焦虑感,对提升生育率有着积极影响。


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很多人不敢生、不想生,虽然企业出台帮助带娃的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压力,但这样的氛围能让年轻人松一口气,在工作忙碌的同时考虑家庭的未来。毕竟,不断剥夺员工对家庭应有的精力付出与陪伴时间,只会让劳动者大大降低幸福感,因为陪伴家庭的成长也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归根究底,近年来,不断爆出许多企业对未婚未育女性招聘歧视的报道,实则是企业主为了公司的利益,不愿考虑员工未来可能回归家庭选择生育、带娃的风险。生育的权利不在于家庭,更像被把握在公司手中。越来越多生育友好型企业的出现,亦是打造了女性友好的就业环境。这不仅可以缓解女性生育后回归家庭,工位无人替补的问题,也可以让她们在选择坚持是否生育时多一份底气。


观点三

允许“带娃上班”还应视条件而定


鼓励企业“允许员工带娃上班”,缓解“带娃难”,从网络舆情来看,其实绝大多数网友看见企业“允许员工带娃上班”是持支持态度的,但也有少数不支持的网友,他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影响工作和孩子的安全。


有网友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员工带娃上班可能是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例如,在紧急情况下,如一位员工的孩子突然生病,没有其他照顾孩子的人,员工带孩子上班是一种无奈但合理的选择。但长期而言,将孩子带到工作场所可能会对员工和其他员工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对于员工来说,带孩子上班可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降低他们工作的效率。还有可能对其他员工造成干扰和噪音,不利于公司的正常运转;而对于其他员工来说,孩子的存在可能会干扰他们的工作,影响他们的专注度和效率。此外,从安全性和保密性等角度考虑,有些生产型企业或特殊性质的企业也不适宜实施“上班带娃”方案。


因此,是否推行“带娃上班”,还要评估企业的工作性质,以及是否符合安全等条件,不过,只要能够妥善解决好“工作效率”和“安全”这两个问题,带娃上班的确会解决一部分家庭“带娃难”的困境。


观点四

缓解“带娃难”,社会力量还应是主力


不过,也有媒体发表评论指出,给“带娃上班”掌声,还应防止其泛化,这也是网上有调查称对此举“一半理解,一半反对”的根本原因。“孩子往哪儿去”“孩子由谁带”对双职工家庭来说是现实难题。探寻解题思路,并非只有“上班带娃”这一个答案。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才能让身处职场的父母更加放心、安心。


有专家一针见血,就“带娃上班”现象指出,“允许员工带娃上班”能冲上热搜,也反映了当下托育工作的供给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这一现状,建立健全托育服务体系,特别是逐步建立以公办型托育机构为主体的托育服务体系,解决托育难的问题迫在眉睫。


在专家们看来,缓解职工“带娃”难题,社会力量还应发挥主导作用。政府部门要逐步完善普惠托育体系。比如,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对公立托育机构建设的资金投入,鼓励并支持社会资本提供个性化、多时段的托育机构建设,鼓励用人单位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机构建设和运营,逐步构建普惠托育体系。


此外,托育机构还可以积极探索借助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尝试打造新型“互联网+托育”服务模式,打造托育服务多元化的模式。


90后观点

带娃上班,已成流行趋势、


“带娃上班”这个问题,并不只困扰着中国的双职工家庭,在国内外也是有过激烈的讨论。不过,可以看到,整体上,允许“带娃上班”,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比如在有的国家会设立“带子女上班日”,这一天,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在公司度过忙碌的一天。


可以看到,随着社会思想文化进步、经济发展,新一代的年轻人倾向于“自主带娃”,而“带娃上班”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年轻家庭的育儿需求,帮助他们实现了工作和生活的新平衡。笔者认为,对于企业而言,“带娃上班”所负担的成本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所需条件也并不复杂。


在国内,也有部分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已经有自己的托儿机构,针对假期开设兴趣培训班等活动。特别是教育、律师、媒体此类女性员工居多的行业,一些公司会开设母婴室,儿童活动中心,在一些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相应地改造,以满足职工照看孩子的需要。这些都是有效的方法。


随着现代办公理念的不断升级与发展,越来越多人性化功能区域也在不断地出现,希望不久的将来,职场人能拥有一种新的工作幸福感:就是“带娃上班”。


70后观点

暑托班要多办,还要办出特色


假期来临,双职工家庭带娃的确遇到了很大的难题。允许带娃上班的用人单位,值得点赞。但如果不具备带娃上班的单位,该怎么办?


第一,之前疫情期间,不少单位运用的居家办公,可能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特别是那些有条件在家办公的工作、岗位,企业应酌情让员工在家一边工作一边带娃。当然,员工应确保良好的工作完成性,不能让居家带娃影响了工作。


其次,面对带娃难,家庭夫妻双方应共同担起责任。一般情况下,母亲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但即便是宽容的单位,也无法做到允许员工时常在家办公或不到岗。因此,夫妻双方,特别是父亲应和母亲分担带娃的责任。


第三,还是应该倡导社会力量介入。眼下,一些机构介入到了暑托班的办班之中。但一方面数量远远不足,另一方面,暑托班主要功能是托管,和家长想让孩子学点知识、锻炼身体的期望值有着不小的差距。所以暑托班不仅要多办一点,更应办出点特色来。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职场脱口秀|AI时代,还需要工匠...

携程生育补贴喜迎首位宝宝,这些神...

职场脱口秀|大学生实习,三条定律...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