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8月1日,是《上海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一周年。来自静安公安分局共和新路派出所的勤务辅警郑涵锋,也已经佩戴新式的号牌、胸徽和肩章整整一年了,他制服上的号牌、标识如今依旧崭新。“我每个月都会擦拭一遍,这也是提醒自己要牢记工作纪律,全力当好民警的得力助手,多多为地区百姓服务。”在郑涵锋眼中,这身制服记录着自己的成长,这些号牌与标识更是自己荣誉的象征。
“警务工作不是训练赛!一次‘失误’可能就意味着流血与危险。”这是郑涵锋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从事辅警工作4年来,他用“烂笔头”给自己的日常工作查漏补缺,他用那双曾经驰骋绿茵的脚,丈量着地区里的平安祥和。
笔记本里的“人”和“事”
作为巡逻岗位的勤务辅警,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民警在辖区内开展执勤巡逻、驻点值守、值班备勤等工作。在他那本泛黄的笔记本中,记录着在自己和搭档民警在日常勤务工作里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或“事”。
“相较于纯粹的记录,我更热衷于复盘。”作为前足球队青年队员,学生时代的郑涵锋就养成了“赛后复盘”的习惯,“发现问题,纠正失误,扬长避短,才能更好的服务比赛”。这个习惯他一坚持就是20多年。
辖区哪里风险隐患点、打击违法犯罪的注意事项、化解矛盾纠纷中的“望闻问切”以及辖区重点人员、特殊人群的具体情况,小小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的全是身边的“家长里短”。
今年3月,在共和新辖区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的非机动车盗窃“卷土重来”,派出所闻讯而动,迅速组织夜间叠加警力强化地区防控,案件调查也忙得连轴转……而这段时间,恰好是郑涵锋从案件审理队到街面巡逻队的轮岗阶段,在协助开展案件的预防和打击过程中,郑涵锋将所见所闻一一记在笔记本里。
在一次夜巡中,值班警长听取了郑涵锋的建议,把巡逻路线向共和新路以西倾斜。凌晨3时许,家家户户睡梦正酣,辖区如同“熄了灯”般的沉寂,昏黄的路灯与移动的警灯光线交织。警车行至柳营路泽州路转弯角时,后视镜中的一辆共享单车进入了郑涵锋的视线。
“警长,那人调头跑了!”郑涵锋发现的异常情况,迅速让整个警组睡意全无。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布下天网,很快从公共视频中找到骑车人,并根据其行为特征锁定他正是流窜至辖区内实施多起非机动车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多路警力“火力全开”,配合郑涵锋他们将窃贼逼近死胡同并成功实施了抓捕。
“好记性”与“烂笔头”
“和足球场的战术一样,教练安排的再到位,还是得自己会观察,顺应变化及时应对才行。”郑涵锋跟警组搭档的民警们聊起足球,总是最快乐的时光,但不少民警都“嘲笑”他是一名工作狂,聊着聊着就将兴趣“扯回”到工作上。
平日里,郑涵锋不仅有着烂笔头,更有一副过目不忘的双眼。今年上半年,共和新路派出所接连接到辖区居民报案,称放在家门口的鞋子被偷了。郑涵锋着手协助办案民警查看了海量公共视频,虽然嫌疑人将自己包裹的很严实,但是郑涵锋依旧将这名“偷鞋贼”左撇子的特点悄悄记了下来。
整整一周,郑涵锋所在的案件审理队警组都在研判嫌疑人的作案特点,但此人的“来龙去脉”却始终成迷。
机会始终留给有准备的人。机缘巧合,郑涵锋在参与调解一起邻里纠纷的过程中,偶然间从小区公共视频里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将录像拷贝回所,自己偷偷加班加点与“偷鞋贼”的录像视频进行对比,并将这一情况反映到队里。经进一步研判,案件审理队成功锁定嫌疑人行踪。
热血男儿的“柔情”
在郑涵锋的笔记本里,从后往前记录着的,是辖区内不少孤寡老人、特殊群体的信息情况。这些原本自己操不上心的事儿,郑涵锋也是“滴水不漏”。他称之为“换边”——既然球场上需要“换边”来适应不同的比赛节奏,自己也必须要“左右开弓”。司职左后卫的郑涵锋前段时间就“换了边”。
今年4月的一个深夜,警灯闪烁中,一辆自行车进入了郑涵锋的视线,自行车摇晃抖动不停,还时不时跨越车道线,在本就视线不佳的夜晚很是危险。
“大爷,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啊?”“我,我不记得怎么回去了……”原来,这是一位已90岁高龄的迷路老人。搭档民警在询问老人的情况后,向综合指挥室汇报寻找家属,可对方电话始终无人应答。此时,一旁的郑涵锋则觉得老人面熟,他将老人扶上警车休息,自己则翻出笔记本逐一比对。
功夫不负有心人,郑涵锋在笔记本里翻到了老人的家庭情况,这是一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其与大儿子一同住在老沪太路上一小区内。经核对后确认,老人的心情也得到平复,不再闹腾。凌晨4时,郑涵锋他们顺利将老人送回家,老人的儿子因熟睡未察觉老父亲犯病跑了出去,对警方的及时救助感激万分。
四年来,郑涵锋配合民警参与找回走失老人、儿童共15人,协助群众处理生活难题33次,收到群众锦旗16面,感谢信8封。这些人中,有的老人已骑行了20公里,有的老人已徒步走上高架,有的小朋友已经跨越了三个区,有的小朋友已经失联了若干小时……面对这些求助者,郑涵锋从未有过推辞。
如今,以郑涵锋为代表的上海公安机关新一代勤务辅警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作为公安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辅警的作用已然不可或缺。”静安公安分局共和新路派出所所长王伟如此评价道。
头图为民辅警一起救助高温中暑老人。警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