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门口找工作,今后更方便。7月31日,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为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近日,市人社局、市民政局联合印发《上海市“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建设指引》。
近日,徐汇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宜业box”漕河泾站启动。为让周边居民直观感受“家门口”的就业服务,当天活动汇集了面试招聘会、助业论坛、专家现场咨询、乐业沙龙、企业政策宣讲、技能体验等丰富就业服务项目。招聘会上,有近20家不同行业的企业为应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青年和其他各类求职者提供多种类型的岗位;助业论坛中,各领域专家围绕“学历与技能哪个更重要”分享观点;乐业沙龙上,资深HR现场为大家讲解面试与求职技巧;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团现场答疑解惑。漕河泾的特色“泾彩”技能体验,邀请知名咖啡连锁企业专业咖啡师和技能大赛花艺获奖选手展示技能风采,带领参与者共同体验技能之美。
就业服务站下沉,让有需求的求职者在社区附近就能找到工作。记者了解到,上海将基层就业服务融入党建,全面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建设,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使服务阵地延伸到家门口,将服务队伍沉入网格里,把就业服务及时送到社区居民手中。
根据要求,各区要精准锁定重点群体人数多、就业帮扶需求大的区域,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基本单元(片区)层面,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社工站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内部共享空间,嵌入式设立社区就业服务站点,满足重点群体就业服务需求。到2023年底,确保每个街镇至少建设或试点1个社区就业服务站点。
另外,此前市人社局与市民政局在联合调研中还提出,2025年底全市就业服务站点数量将达到500个以上,真正将就业服务嵌入基层治理网格、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的便捷性。
同时,《指引》还对社区就业服务站点的冠名标识、站点布局、设施人员配备、服务流程等予以了细化,同时,重点明确了社区就业服务站点的六项基本功能。
首先,就业需求排摸。就业服务人员走访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服务对象,形成个性化就业服务档案,动态更新服务对象就业失业状态,跟进提供服务。其次,就业岗位筹集。筹集社区周边用工企业、个体工商户、家政企业和平台企业岗位,开发社区公共服务资源,收集岗位信息,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多就业选择。
不仅如此,提供就业供需匹配。提供岗位信息查询和推荐服务,上门推送就业岗位信息。开展职业指导,指导帮办就业参保登记;就业能力提升。宣传推介职业技能培训,提供针对性个性化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政策解读,指导劳动者选择适需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使用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功能;就业援助帮扶。服务站点定期开展调查排摸,实行重点群体就业政策“一对一”帮办机制,协助帮办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申请、补贴申领等手续,确保政策应享尽享、补贴应发尽发;创业指导服务。为创业者提供专业帮扶指导,提供专家预约咨询或者坐诊服务,为创业者答疑解惑。
头图: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