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目前,进博会各方面的筹备工作已经全部顺利完成,就等大幕徐徐拉开。记者从国家会展中心运营中心负责人处了解到,今年进博会筹办工作按照办首届进博会的状态进行,总体时间线提前,前期开展了27场、近万人安全保障培训,确保整个进博会布展阶段安全无事故,绿色100%。
以首届状态筹办,搭建布展跑出“加速跑”
今年进博会企业商业展的面积创下新高,展位数量近1800个,特装展台面积比例达85%以上,特装展台数比上届高出近10%左右,“现在商业展、国家展、人文展台搭建已全部完成,进入最后美化装饰阶段,预计2日闭馆前全部完工开始全面验收阶段。”11月2日,国家会展中心运营中心副总经理王玉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进博会搭建布展跑出了“加速度”,企业展的展位主体结构搭建工作已在10月31日完成,11月2日基本完成所有展品布设。
国展中心是进博会的承办单位之一,在整个布展中,主要承担了包括前期的图纸设计、安全审核、材料审核、安全检查、现场的搭建保障、展品需求对接、通过海陆空对运输保障等近几十项保障工作。为了力求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地确保展客商如期参加展会,今年,从10月22日起,部分进博会展台就已经开始提前进场。
国展中心运营中心汽车馆馆长姚霄迪正在接工作电话,劳动报记者颜筱依摄
据了解,今年是疫情期后全面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办展,布展期间,就要线上线下两手抓。线上,进博“云系列”正式启动;线下,进博展品鱼贯而入,启动进场布展,国展中心运营中心团队全体工作人员进入“进博时间”,馆内馆外一片忙碌,人均两万步,电话不离手成了常态。
“今年虽是第六届,但我们是按照办首届进博会的状态去筹办,”王玉贤向记者介绍,一是延续原有办展中好的经验做法,二是抛弃原有的惯性思维,重新调整了我们的工作策略和工作安排,三是疫情过后有很多参与进来的新人,我们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帮助新人尽快熟悉各岗位的工作职责。
国展中心运营团队今年有意提前对接保障,在8月中旬相关保障服务单位人员已进入国展对接展客商,确保进博会每个节点按时完成。
“安全、绿色”是今年布展关键词
“绿色、安全,是我们今年布展的两大方面,”提起今年布展的工作重心,王玉贤给出了两个关键词。呼应第六届进博会“新时代、共享未来”的办展主题,今年展台搭建的要求也落在了“安全、绿色”上。为此,国展中心运营团队从前期图纸审核、入场材料监管、搭建过程监察、撤展物资回收等方面全流程监察,确保了安全无事故、绿色100%。
国展中心运营中心汽车馆馆长姚霄迪巡馆时处理工作电话,劳动报记者颜筱依摄
现场安全是布展的重中之重,包括突发情况的应对,只有确保安全才能保证展会的效果。在采访中,王玉贤也分享了布展期间团队“解决”的一个小插曲。搭建方在进馆时,在运送物料时,无意中损坏几个防火灯罩,“当时我们连夜从广东空运调拨物资,用最快的速度保障了布展现场的安全和效率。”
她告诉记者,经过五届进博会的办展经验,国展中心已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布展方案。在往年的经验之上,今年国展中心从8月份左右就提前对服务商开展布展前培训,布展前总共完成了27场,总人数近万人的安全保障培训。
进博会作为国际“窗口”展会,虽然展览重点展示只有6天时间,但从筹备到开展,周期至少在一年以上。同时,展会布展现场管理、控制和协调的内容十分庞杂,事无巨细。如果处理不当,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发展成大问题。但她表示,只要各部门明确责任分工,每个服务承包商各司其职,有机配合,把方案落到实处,就能共同顺利完成布展阶段的服务工作。
展中“保驾护航”不松懈
对于国展中心运营团队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来说,进博会不是短短6天,也不仅仅是布展筹备的三个月,进博工作已嵌入他们的常态化工作日常。
11月5日,第六届进博会将在国展中心拉开帷幕,进博会期间的服务保障也将成为国展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重心也将从前期的安全搭建和展品进入的紧张期,转入到了现场保障的时间段。
对此,王玉贤和她的团队信心十足,在服务保障上,今年展馆将增设4处安检验证通道,分别位于2.1号馆、3号馆、6.1号馆、7.1号馆的12、13号门区域,进一步满足便利化通行需要。同时,全面对标第二届进博会人数规模,今年进博会将优化供餐结构,确保午高峰供餐量达14万份,全天20万份;优化座位设置,确保餐位总数达1.62万个。
她说,“从餐饮保障和现场环境保障,我们都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及相关保障团队,并且事先也和城保办一同开展多次演练,为进博会安全、精彩、富有成效的举办‘保驾护航’。”
头图为国展中心运营中心汽车馆馆长姚霄迪正在巡馆。劳动报记者颜筱依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