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甲辰龙年新春不到一个月,劳动报记者从沪上家政企业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家政员选择在春节前返乡,特别是为老服务领域存在一定的用工缺口。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会长孙美娥表示,目前,沪上家政行业正在积极行动、多方面留人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填补春节“用工荒”。
为老服务存在用工缺口
“家政服务重点瞄准‘一老一小’,今年春节前,为老服务的用工缺口尤为明显。”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市家协闵行办事处主任华新告诉劳动报记者,目前来看,以闵行为例,居家养老照护的用工缺口在20%以上。除了常规的早出晚归、24小时居家陪护的养老服务用工缺口外,今年,一部分合作家政机构的长护险人员也要返乡,同样存在用工缺口。
“一般来说,从事为老服务的家政员年龄多在50岁左右,处于‘上有老、下有小’年龄段,春节档不得不返乡回家支撑起一个家。二来,现在家庭条件普遍得到了改善,自然流失了一部分家政员。第三,家政员也到了有孙辈的年龄,要返乡带孙居多。”华新分析,家政服务员要返乡,主要是三方面因素。
“用工缺口确实存在,部分家政员已几年没回家,返乡需求迫切。一部分家政阿姨一月下旬就要返乡。”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副会长、长宁区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会长夏君表示。
换多种方式服务居家老人
劳动报记者了解到,为了缓解春节为老服务领域的“用工荒”,沪上家政行业企业纷纷行动,积极应对,将采取共享阿姨、客地旅居、平价养老床位等多种方式来帮助有照护需求的沪上居家老人。
“区家协有30家家政企业,再加上一部分市家协的会员单位在长宁地区开办分支家政服务机构的企业,共有近60家家政企业,我们都在积极行动,努力缓解春节面临的为老服务难题。”夏君告诉劳动报记者,春节“共享阿姨”就是较为实际的解决办法之一。“各会员单位的信息互联互通,将居住在同一小区内、有同样照护需求的老人尽量一并安排,通过‘共享阿姨’的模式,改‘早出晚归’为钟点工形式,就近为多名老人解决保洁护理和供餐服务。”
夏君表示,“共享阿姨”是临时有效的应对办法,主要是服务一部分实际可以自理、或有子女陪同的居家老人,在人手紧缺时,改为春节期间每天上门4小时左右的钟点工制,解决基本保障。
夏君表示,由于用工缺口,今年春节期间,留沪的钟点工、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报酬也有一定比例提高。如在长宁区,一般钟点工的小时工资在45至50元左右,从南方小年开始算起至正月十五平均小时工资将上浮至60元一小时,而小年夜至正月初八小时工资或上涨至80元。春节期间,居家护理的费用约为600元一天。
“针对一部分卧床亟需24小时照护、但又无人照护的老人,我们积极争取,在上海金山区找到了相应的养老护理院,能够拿出上百张床位提供给这些老人。春节期间,每位老人可以得到卧床护理、一日三餐,但每天的费用仅在200元左右。”华新如是说。此外,针对一部分可以自理的独居老人,部分家政企业也在本市金山区、客地如浙江安吉等地找到了优质的旅居养老基地,可以为这一部分老人提供春节旅居服务。“价格都相对便宜,远低于春节请替工的价格。”
提前预案并多举措留人
“面对用工缺口,上海家政企业大多提前做好预案并多举措留人。”孙美娥告诉劳动报记者,“一是提前招人,家政企业正尽力来储备一定的服务人员,以填补缺口。二是关怀到人,针对留沪家政员,适当提高报酬的同时,解决其后顾之忧。比如,相当一部分家政员在春节期间作为‘替工’,其所服务的区域和原先已有所不同,能够为这部分家政员解决临时住所问题,让其在春节期间安心守好岗位当好‘替工’。”
孙美娥指出,三是通过各种关怀留人。“让留沪家政员感受到我们的‘上海温度’,让其感受到她既服务了别人,也在上海过年。”孙美娥表示,“春节前夕,我们也会积极努力,为留沪家政员送去‘上海温暖’。”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