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你找工作,有“15分钟就业服务圈”;助你化解劳动纠纷,有“和谐劳动关系生态圈”。近日,记者从浦东新区人社部门了解到,为进一步打造更加友好的就业环境及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该区人社部门多措并举,出台一系列举措,助推营商环境建设。
织密“立体化”就业网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岗位,就是就业之源。
为了能更好地帮助求职者就业,浦东新区依托“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对所在地区的就业人群开展就业需求排摸、岗位筹集、供需匹配、能力提升、援助帮扶和创业指导等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浦东已建成就业服务站点170余个,其中市级站点68个,还推出了接入“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小程序,通过用户位置定位,以数据地图形式呈现“服务圈”内招聘岗位、创业孵化器等信息,精准定位指引就业扶持政策,并支持社交网络岗位信息快速分享。
除此之外,充分发挥站点辐射效应、就近优势,组建就业服务攻坚队,整合下沉青年就业能力训练营、“E立方”职业指导工作室等区级优质就业服务项目,举办招聘会、政策宣讲等活动。今年已累计举办活动1250多场,提供就业岗位7.6万个。
聚焦区域内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用工需求,浦东举办分类型、分行业的特色专场招聘,及时发布和动态更新各类招聘活动的日程安排清单,确保周周有招聘、天天有岗位。同时,发挥就业服务专员队伍作用,加强重点企业用工保障,针对不同企业的用工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今年以来,浦东人社部门贯彻落实浦东新区《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政策配套和资金监督,加强对就业、创业、培训等政策协调,并指导各街镇制定区域性支持政策,推动稳岗返还和就业补贴资金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直达惠企。截止7月底,浦东共帮助2296户创业组织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发放社会保险费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为初创企业降低用人成本约6600万元;加大贷款力度助力企业发展,投放超2.4亿元创业贷款。
今年,浦东人社部门还不断深化区创新创业服务站功能,加强“十校百企”平台对接,落实“百万就业见习计划”,募集千个就业见习岗,开办15期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积极搭建人才及企业之间的“就业桥梁”。
持续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企业依法用工,引导职工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浦东新区人社局持续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扩面提质增效,获评全国第一届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图为“信易+和谐”守信激励清单。浦东新区人社局提供
2021年以来,浦东新区在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的基础上,首创了“信易+和谐”守信激励清单,为企业提供人社部门一站式集成服务,构筑和谐劳动关系生态圈,为助力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作出积极贡献。截至2023年底,累计成功创建1296户“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其中已成功引导了266户和谐企业建立内部调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加强劳动保护。
劳动维权有了智能辅助系统
设在浦建路1619号的“浦东劳动维权综合受理大厅”,依托“浦东新区劳动维权网上通办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提供工会、司法局法律援助、就业帮扶等集成服务,为劳动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
2018年,浦东新区率先实行劳动争议综合受理改革,并自2020年起率先推进“劳动解纷一件事”,实现基层调解、劳动监察、劳动仲裁“一口受理、线上受理、智能受理”。
记者了解到,浦东人社部门对浦东新区近3年6万多条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维权的数据进行分析,梳理、总结新区劳动关系矛盾常见的21类事由、73项请求及所对应的300余项表单要素、500余条法律依据、100余个计算公式,建立劳动维权知识库,构建劳动维权智能辅助系统。
图为劳动者在进行维权咨询。浦东新区人社局提供
对于劳动者而言,仅需录入基本信息、选择案情诉求,即可由系统智能生成维权请求,并进行受理。为此,浦东新区的劳动维权申请时间与办理时间大幅缩短。申请时间从2小时缩减至30分钟,办理时间缩短60%以上;申请材料从4项精简为1项;基层平均调解成功周期从15日缩短为5至7日,调解受理数同比上升41.69%,调解成功数同比上升40.81%。
为实现劳动争议就近就快化解,浦东还以街镇调解中心为支点,主动对接法院,在临港、张江、陆家嘴等企业集中的地区设立“一站式”争议解决平台,整合劳动争议全链条要素,实现劳动争议“调、裁、立、审、执”五位一体闭环服务,纠纷化解更为有力。
如今,浦东新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工作已形成1个区联合调解中心,内设工会、工商联、物业行业3个调解分中心,下设川沙、康桥、陆家嘴等7个街镇区域分中心,外设36个街镇、4个开发区和企联调解中心,另有社区和企业内调解组织为补充,社会化力量参与的“1+10+36+4+N”的“多元化、立体化、网络化”调解体系大格局。
头图为浦东新区举办的招聘会。浦东新区人社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