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故事②|科技创新为残疾人就业破障!创业者:我有一个小目标和大梦想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于玘珺 发布时间:2025-05-19 10:47

摘要: 帮助残障人士就业不仅需要爱心和耐心,更需要用科技力量切实帮助他们减少工作中的障碍。


在咖啡店里,戴着黑色眼镜的不一定是视障咖啡师,也可能是无声咖啡师。AR眼镜让他们也能“听见”顾客的声音。


在熊爪咖啡联合创始人王湉看来,帮助残障人士就业不仅需要爱心和耐心,更需要用科技力量切实帮助他们减少工作中的障碍。


从一个人到一万个人的梦想


“莹莹是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咖啡冲调项目的冠军,但没有咖啡店愿意雇佣她。”提起创办熊爪咖啡的初衷,王湉的语气依然带着几分打抱不平:“她可是全国冠军,就因为没办法说话找不到工作,我觉得很‘不爽’,就想为她开一家店。”


就这样,2020年末,一只毛茸茸的熊爪从永康路的灰墙中伸了出来。王湉特意把店铺开在了当时咖啡店最密集的永康路正中间。爱喝咖啡的上海人很快发现了这家独特的小店与背后的故事,在门口排起了长队,让温暖在寒冬流淌。


当时正值上海咖啡行业疯狂扩张的时期,有投资人给这个只有一家门店的咖啡品牌估值12.5亿元。如果能拿到这笔投资,熊爪咖啡将向开出100家门店的目标迈出一大步。但王湉最终还是拒绝了这笔投资,因为投资人要求熊爪咖啡把残障员工的比例降低到15%,而他希望至少雇佣50%的残障员工。


“资本觉得我们出杯太慢了,每天有1000多单的生意,却只能做七八百杯。”王湉回忆,“我记得最多的一天做了1400杯的咖啡,但是有16个人在帮忙,最后算下来还亏本了。”


但是,相比开更多门店、卖出更多咖啡,减少社会对残疾人在就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歧视才是熊爪咖啡的初心。


目前,熊爪咖啡的残障员工比例占到了90%以上,其中全职和兼职咖啡师有100多位,还有100多位已经接受过培训的咖啡师在等待入职。未来,王湉希望能为1万名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这是我一生最大的梦想,我会尽全力去追求。”


残障咖啡师向世界比了个“耶”。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用科技打造无障碍工作场景


无声咖啡师在熊爪咖啡的员工中占比最高。他们出杯慢,往往不是咖啡做得不够熟练,而是在点单、沟通等环节存在障碍。因为听不到点单系统的提示音,他们不得不每15秒就看一下出单口是否有新的线上订单打印了出来。一不注意就会错过订单,为他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


如何为残障小伙伴消除工作中的障碍、减轻负担?王湉给出的答案是用科技带动生产力。


通过AR眼镜的实时语音转文字功能,听障咖啡师能看见顾客的“声音”,帮助顾客点单;他们手上佩戴的手环,也是熊爪咖啡与美团的工程师一同研发的,能把接单情况转化为震动,提醒咖啡师有新的订单,或者有顾客申请了退款。


带着震动手环的听障咖啡师。受访者供图


但是,由于AR眼镜又大又重,充电时还会发烫,有些咖啡师并不喜欢佩戴,最近王湉还升级了设备。“我看到总书记在模速空间带了一款AR眼镜,立刻就买了三副,还和他们的客服聊上了,约好去拜访一下。”王湉说,这款眼镜更加轻薄、续航更持久。


在熊爪咖啡与奈娃家族IP共同开出的咖啡店内,听障咖啡师戴上了新款AR眼镜。受访者供图


同时,熊爪咖啡也在与上海纽约大学合作研发可穿戴版的“露露在想什么”,通过程序将AR眼镜和穿在身上的显示屏连接起来,让顾客也能看到露露等无声咖啡师想“说”些什么。


“帮助残疾人设计辅助设备的时候,一定要和他们一起设计,最好每一步都和他们黏在一起,这样才能做出最适合他们的东西。”在帮助盲人咖啡师开店的过程中,王湉甚至花两个月的时间学会了如何在黑暗中做一杯咖啡,并与他们共同设计出了店铺内的空间定位系统和动线,研发出了定制咖啡机,最终开出了一家盲人完全可以自己经营的咖啡店。


“我们现在正在研发外骨骼机器椅子,还有可以上下移动的‘魔术墙’,这样轮椅人也能够到高处的东西,可以在繁华地带开一家十几平米的小店。”王湉也在尝试用更多发明,帮助不同类型的残障人士开出自己的小店,实现就业。


王湉认为,有了科技力量的辅助,一定会鼓励更多店铺接纳残障人士就业。因此他们也会将技术开源,希望能为残障人士打造更多无障碍的工作场景。


重塑残障人群就业生态


在熊爪咖啡,残障人士不仅可以是咖啡师,也可以是运营、策划、管理层,也可以从事咖啡种植、采摘、烘焙、研磨的每个流程。不管什么类型的残障,只要愿意工作、有团队协作精神,都可以来熊爪咖啡应聘。“我其实不喜欢‘残疾人’这个词。每个人都是我们的小伙伴,也没有什么工作是他们不能做的。”王湉说。


王湉几乎能叫得出每个老员工的名字,记得他们来到熊爪咖啡前后的变化,也关注着他们人生的动向。他说,有三四位员工离开熊爪咖啡后返乡创业,开了自己的咖啡店、酒吧,有的已经成了连锁店,带动了更多人就业。


目前,熊爪咖啡在全国一共开出了16家店,其中14家在上海,还在新加坡开出了首家海外店。


对于未来,王湉希望接下来用两年左右时间,先实现开出100家咖啡店、帮助四五百位残疾人实现就业的“小目标”,并把更多门店开到写字楼、大学校园里,潜移默化地告诉年轻人:“这些与他们年龄相仿的人,其实和他们没有什么不同。”


头图为残障咖啡师伸出“熊爪”与小朋友互动。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摄 影:颜筱依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咖啡的故事①|做好一杯咖啡,苦是...

“特殊咖啡师”走进中华艺术宫!工...

“震一震”就知道有订单,熊爪咖啡...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