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劳动报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为了做好2025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上海多部门围绕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促就业政策引领、市场化岗位开发与服务提升等维度,推出29项具体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青年人才扎根上海、服务国家战略。
政策性岗位持续扩容
在此次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要求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工作持续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倾斜。在本年度事业单位招聘总量不低于上年水平的基础上,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数不少于公开招聘岗位总数的60%。持续实施“选调生”招录及“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政策性岗位招录工作。2025年,推出“选调生”岗位400个左右、“三支一扶”岗位300个左右、工程师选调培养生岗位300个左右。
继续加大上海市中小学教师招聘力度,扩大中小学幼儿园招聘高校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规模。鼓励各区加大优秀高校毕业生人才储备力度,建立优秀人才蓄水池。加强高校征兵宣传,动员更多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用足现行学费补偿与减免、落户、升学等鼓励政策。稳定各类国企校园招聘计划数。动员中央在沪企业、市属和区属国有企业稳定并适度扩大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招聘规模,结合企业实际,及时调整完善并落实2025届校招计划数,确保国企校园招聘信息公开、过程公平和结果公正。在沪市属、区属国有企业要在年度校招计划中,安排不低于50%的就业岗位,面向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定向招聘。
持续实施社区工作者招聘工作,由社会工作部门指导落实每万城镇常住人口社区工作者配置不少于18人要求,加大居民区社区工作者力量配备,招聘名额向上海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倾斜,原则上2025年所有社区工作者岗位都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区拿出部分岗位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项招聘。各区、各部门要积极挖潜开发一批临时性、公益性岗位,优先面向受冲击较大的学科专业应届毕业生。
开发更多市场化岗位
《通知》指出,上海鼓励各类用人单位积极加大招聘力度,支持中小企业进校开展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行动,办好“‘百城千校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中小企业百日招聘”“优企进校招才引智”“民营企业服务月”等活动,汇聚更多岗位资源。
进一步落实用人单位招聘上海市高校毕业生相关优惠政策。比如,落实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税收政策,对招聘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的企业,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给予每人每年7800元的税费减免优惠;上海市范围内的小微企业、社会组织新招用毕业年度或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相关规定申请社会保险补贴等。
另外,要全面推广使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依托平台建立就业信息归集机制,推进国家、省级、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互联共享,实时对接社会招聘机构岗位信息,持续举办网络招聘活动。加快就业服务智慧化升级,优化完善平台功能,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一体化办理、精准化服务、智能化管理。
做实做细就业指导帮扶
《通知》要求,进一步通过“求职能力实训营”“马兰花计划”“海鸥计划”“宏志助航计划”等活动将精准提升不同高校毕业生人群就业能力,脱贫家庭、低保家庭、残疾毕业生优先推荐岗位、组织培训。深化政校企合作,协同建设一批大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基地,鼓励支持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高校毕业生可在我市认定的见习基地进行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就业创业见习,并按规定享受见习补贴政策。
同时,上海持续实施一次性求职补贴政策。我市毕业年度内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困难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享受一次性求职补贴。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我市初次灵活就业,并参加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可申请社会保险补贴。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学年取得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按规定享受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创新创业全链条扶持
《通知》指出,毕业生创业可享3年内每户每年2.4万元税费减免,首次创业一次性补贴8000元。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雏鹰计划”提供首期还款宽限期6个月。放宽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允许其在未清偿助学贷款、消费贷等其他贷款的情况下,申请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鼓励市、区两级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定时段的免费场所和服务。开展创业项目垂直路演、融资推介双选会等融资服务活动,为大学生创业者争取多渠道融资支持。
此外,上海还将加快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租赁住房供应体系,满足在沪就业高校毕业生多样化、多元化住房需求;供应“小户型、低租金、配套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定向保障在沪就业的住房困难高校毕业生;重点区域配套“落户+安居”政策,让高校毕业生安心就业、安居乐业。
据介绍,此次政策落地形成“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四方联动机制,促发多部门协同攻坚与社会合力深化,为青年人才留沪安居、高质量发展铺就坦途。